在2023年随着28纳米芯片工艺制程的普及国产光刻机技术的进步使得自然界中的微观世界也被赋予了新的视

  • 综合资讯
  • 2024年12月15日
  • 在2023年,我将重新审视芯片工艺制程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0.35微米到现在的5纳米,见证了技术进步的飞速。从苹果与台积电合作到实现5纳米芯片仅用短短几个月时间,这些都让我深刻认识到,强调纳米级制程对技术进步至关重要。 我发现,大多数人都在追求较小的数字,但实际上情况比这复杂得多。理论上,每次缩小几何尺寸,都意味着更高密度、更低功耗和更低晶体管电压。但是,即使同样是10nm或14nm制程

在2023年随着28纳米芯片工艺制程的普及国产光刻机技术的进步使得自然界中的微观世界也被赋予了新的视

在2023年,我将重新审视芯片工艺制程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0.35微米到现在的5纳米,见证了技术进步的飞速。从苹果与台积电合作到实现5纳米芯片仅用短短几个月时间,这些都让我深刻认识到,强调纳米级制程对技术进步至关重要。

我发现,大多数人都在追求较小的数字,但实际上情况比这复杂得多。理论上,每次缩小几何尺寸,都意味着更高密度、更低功耗和更低晶体管电压。但是,即使同样是10nm或14nm制程,台积电和英特尔也会有不同的命名法,因此单纯看数字并不能完全衡量一个芯片的性能。

例如,在GPU领域,尽管英伟达在12nm制程中取得了不错成绩,但AMD则以7nm为代表推出了高效能Navi芯片。这让我意识到架构对于芯片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制造工艺。

最近,一些新产品如苹果A13和高通Snapdragon 875使用了5nm工艺,这让我思考是否真的需要追求最小化晶体管尺寸?虽然手机设计受到功耗限制,但笔记本电脑可能仍然会选择较大的TDP值进行被动冷却。

过去,由于功率TDP限制,ATI/AMD和英伟达都是最早追求最小晶体管公司之一,因为GPU需要处理大量数据且具有快速内部互连、内存和带宽。而CPU则面临着神话般的地位,它们似乎能够提供更多核心数量,但实际上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只有16核并不会带来显著提升。

营销策略在这里起到了关键作用,因为人们往往会根据营销宣传而非真实性能来评判产品。在移动笔记本电脑市场中,Intel已经迈向10nm,并且即将推出Lakefield,以节省能源。此外,他们最新发布的Ice Lake-S系列也显示出10nm可以提供优异表现,而AMD目前仍在努力赶超他们。

然而,最重要的是,不同的人对这些技术细节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无论是在桌面还是移动设备领域,对于消费者来说,最终决定因素应该是产品能否满足其日常需求,而不只是追求某个数字上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