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解天文光谱航母中国LAMOST巡天进展
中新网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 张苏)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11日发布郭守敬望远镜(“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三年进展”,英文缩写LAMOST)天体光谱巡天。 记者精选关键人物,梳理了我国自主研制的这艘“天文谱航母”的科研成果。
26.69、569万——截至2015年6月,LAMOST共观测了2669个天区,发布了超过569万条光谱数据,其中包括314万颗恒星的光谱参数目录。 “光谱巡天相当于一次普查,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天体的温度、密度、年龄和化学成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军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
试点巡天数据集DR1和第一年正式巡天数据集于2015年3月向全球发布。第二年数据集DR2和第三年数据集的alpha版本于2015年3月向全球发布。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分别于2014年12月和2015年7月举行。 与世界上已知的光谱巡天项目相比,LAMOST获取的光谱总数遥遥领先。
70%、4.4%——通过科研人员的努力,望远镜观测成功率从试点巡天时的48.4%提高到目前的70%以上。 仪器故障率逐步下降,从试点巡天时的12.5%下降到第三年的2%,为巡天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57%、5.12%——望远镜的光纤效率逐年提高。 当观测条件良好时,望远镜总透过率逐渐从预测时的1.06%蓝端逐渐提高到第三年的2.57%,红端从2.57%逐渐提高到5.12%。 专家表示,这得益于光谱仪技术、导星技术、光纤定位优化等的针对性发展,并在光谱仪蓝区首个全介质反射镜的研制成功,进一步提高了光传输效率。
90%、92%——科测部工作人员表示,面对数以百万计的海量数据,他们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LAMOST的以数据库为核心的数据分析流程。 其中,基于LAMOST数据构建的恒星分类模板库已实现了90%以上的恒星分类准确率,约500万颗恒星可以直接使用软件的分类结果。 星系模块将星系光谱正确识别率提升至92%。
58、78——光谱数据的不断积累,吸引了超过360名用户。 目前,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家的58家科研机构和大学利用LAMOST数据开展研究,累计发表SCI论文78篇。 天文研究成果也被收录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研究》特刊中。
LAMOST帮助科学家发现了新的贫金属恒星、距离地球最近的超高速恒星、银河系盘状恒星的数据子结构等。它还准确测量了太阳的固有速度、红巨星的表面重力、 “这项研究将把人们对银河系的认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也将启发人们对宇宙的形成和演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严军表示,随着LAMOST光谱调查的不断开展,更多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将会陆续出现。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