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授时中心代表参加第32届欧洲时间频率年会探讨天文学科研进展对社会的影响
在4月9至14日间,我作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研究员之一,随同刘涛等人前往意大利都灵参与了第32届欧洲时间频率年会。这次会议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和学者,包括意大利国家标准计量局、德国PTB、法国巴黎第十三大学以及美国NIST等机构。我们与这些领域的同行进行了深入的技术交流,并就当前热点议题展开了激烈的研讨。
在会议上,我有幸担任主题报告人的角色。我分别为《国家授时中心光频梳发展进展》和《达到10^-21级别两向光相位对比技术》的报告做出了贡献。此外,我们团队还展示了一系列专题海报,这些内容引起了众多专业人士的大力关注和讨论。期间,我也与来自世界各地实验室的代表们进行了积极交流,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并参观了位于都灵的意大利国家标准计量局(INRiM)的先进实验室。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欧洲时间频率年会(EFTF)每年都会举办,是一个国际上影响力极大的学术盛事,它不仅提供了解最新科学研究动态和工业发展趋势,还涉及广泛的话题,如材料科学、谐振器设计、微波频率标准应用以及光电科技等。通过这样的平台,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全球在时间频率领域所取得的一切创新成就,为未来的科研方向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