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晓光天文学媒体报道把世界地图竖起来

  • 科研进展
  • 2025年02月02日
  • 在郝晓光的工作室里,墙上挂着一幅令人瞩目的竖版世界地图。这张图是新南半球版本,由湖南地图出版社于今年9月出版。它采用全数字化高程数据计算生成,没有人为的描绘成分。 传统的横版世界地图显然存在局限性。在这种投影下,地球必须被展现为扁平形,这导致了变形。例如,在传统的地图上,南极洲面积被夸大,而在郝晓光的竖版世界地图中,它们沿着两条纬线“切割”开来,就像从太空永恒不变的观察点俯瞰一样

郝晓光天文学媒体报道把世界地图竖起来

在郝晓光的工作室里,墙上挂着一幅令人瞩目的竖版世界地图。这张图是新南半球版本,由湖南地图出版社于今年9月出版。它采用全数字化高程数据计算生成,没有人为的描绘成分。

传统的横版世界地图显然存在局限性。在这种投影下,地球必须被展现为扁平形,这导致了变形。例如,在传统的地图上,南极洲面积被夸大,而在郝晓光的竖版世界地图中,它们沿着两条纬线“切割”开来,就像从太空永恒不变的观察点俯瞰一样,让我们能够完整观察到新的世界。

尽管竖版世界地图早已应用于相关领域,但直到现在才得以与世人面对,是一段艰难而曲折的出生记。2002年,郝晓光编制完成了这张竖版世界地图,但却遭到了有关部门和权威人的批评,他们认为这样的尝试是“故弄玄虚,对地图科学无知”。

然而,这并没有阻止郝晓光,他是一个有着坚定信念的人。他曾经说:“压力一旦大到一定程度,就不称其为压力,反而被转换成一种巨大的机会。”他花费数十万次拜访那些曾经批判过他的专家,最终获得了他们的认可。

单之蔷,一位著名的地理专栏作家,将这一过程描述得如此生动:“多年来,我总在办公室附近碰到郝晓光,他提着一个黑色的旅行箱,连姿势都是一模一样。每次他见到我总说:‘怎么样?神了吧,不会扑空。’”

经过11年的等待和努力,当这个项目终于问世时,无疑是众望所归。而对于那些最初批评过新地理的人来说,他们几乎都成了新概念的地铁站拥趸。

“一般特别好的东西都会遭人恨,我不但不遭人恨,还得到了许多‘恨的反面’。” 郝晓光笑道,“为什么?因为这么好的地图不能出版,还被打压,这使得大家都同情你、支持你。”

郝晓光今年55岁,他童年是在复旦大学教职工小区度过的一段美好时刻。他10多岁就读遍了全球名著,并且主动报名下乡,在那里尝试创造一种有文化氛围。这份热爱知识和创作精神一直伴随他至今。

当谈及自己选择测量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时,他似乎有一种偶然感。但事实上,那个决定源自高中毕业实习期间对测绘工作产生兴趣。当年的实习让他深刻体会到了测绘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从此便坚定了一条道路,即使在后来的挑战和困难中,也从未怀疑过自己的选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