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需要创业张维迎教授在工业经济研究所做学术报告
2017年12月11日上午9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在的北京国怡宾馆商务办公楼二楼大会议室热闹非凡,座无虚席。 受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张维迎教授莅临现场,为研究所研究员等100余人进行专题学术讲座工业经济学博士生、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系工业经济与企业管理高级课程学生、该校博士生。 报告 - “关于市场的两种不同范式”。 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辉研究员代表研究所对张维迎教授的到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张维迎教授在国内外的学术状况。 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
张维迎教授首先从300年前天文学中存在的“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范式出发,提出当代经济学实际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范式,即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均衡研究范式和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均衡研究范式。奥地利经济学院。 动态不均衡研究范式认为,新古典经济学虽然充满漏洞,但仍处于经济学的主导地位,而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仍处于经济学的边缘。
从当代主流新古典经济学的八大悖论出发,包括1)市场有效性与市场存在的根本矛盾; 2)市场有效性与创新不相容; 3)市场有效性和市场有效性。 秩序是不相容的; 4)外部性理论与技术进步的事实不符; 5)资源有效配置与经济增长不相适应; 6)市场的有效性与计划的可行性在逻辑上一致;7)外部市场失灵与垄断市场失灵的矛盾; 8)垄断理论与代理理论的矛盾。 要区分这两种经济范式,我们可以从1)如何理解人开始; 2)如何理解经济决策:是在给定目标和手段的情况下做出选择,还是选择目标和手段? 3)如何理解市场和竞争:状态还是过程? 4)如何理解价格的函数: 5)如何理解变化:内生还是外生? 6)如何理解创业等方面的分析。 张维迎教授解释了为什么新古典经济学不是一个好的市场理论,但为什么奥派经济学是一个好的市场理论? 根本原因是奥地利学派研究的是真实市场,而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完全竞争市场属于经济学家想象的理想国度。 事实上,这是一个没有竞争的市场,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经济世界的反映。 同时,新古典经济学的垄断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都是与现实市场竞争事实相矛盾的理论。
张维迎教授认为,两种不同范式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如何理解企业家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古典经济学的市场是一个没有企业家的市场,因为它的假设已经排除了企业家存在的可能性。 如果资源、技术、偏好都已知,人人都知道,市场永远处于均衡状态,那哪里还有创业者的立足之地呢? 但在奥地利经济学和熊彼特经济学的市场中,企业家占据着中心地位。 由于大多数市场参与者的无知和套路,没有企业家,资源就无法有效利用,经济就无法增长; 没有企业家,就不可能有市场经济。 正是通过企业家的套利行为,发现了不平衡,并有效配置了资源。 正是通过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才有可能。 简而言之,新古典经济学的决策是计算问题,而创业决策是判断问题。 任何可以根据现有数据计算得出的决策都不是创业决策。 因此,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不能取代企业家的判断或企业家精神。 有人提出,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来实行计划经济是不现实的。
讲座结束时将有评论和提问环节。 本次讲座邀请工业经济研究所曹建海研究员做学术点评。 曹建海研究员在本次讲座中概述了张维迎教授的学术观点,指出张维迎新古典经济学的八个悖论可以概括为经济学八原理,与曼昆教授的经济学十大原理相媲美。 对于张维迎到现场与经济学院师生互动,曹建海研究员借用了钱钟书先生的观点“你不需要认识下蛋的母鸡,就能做出更好的结果”。鸡蛋好吃”,相信张维迎教授作为“下蛋母鸡”来到现场与师生互动。 对于在座的所有同学来说,这是学术研究道路上的一个巨大的鼓励。 曹建海研究员赞同张维迎教授的观点和“以企业家精神创新经济学”的呼吁,并对张维迎教授批判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的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学术勇气和信心表示赞赏。 和钦佩。 问答环节,老师和学生踊跃提问。 针对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提出的“补贴第一个吃螃蟹”的观点,张维迎教授认为,政府补贴政策会导致“有些人假装吃螃蟹”。 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的研究,150年前,英国的灯塔建设、运河开发等公共产品,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依靠私营企业的创业,形成了世界知名的企业。 世界奇观。 国内的补贴政策不仅无助于技术创新,反而造就了一批冒充财政补贴的假冒企业。 针对1989年出版的创业专着销量不佳的情况,张维迎教授用自己的研究告诫大家:追随学术热点研究很难取得理论突破。
讲座结束后,张维迎教授与在场师生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