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天文学院学术报告讲座

  • 科研进展
  • 2024年06月17日
  • 凝视天空的巨眼 FAST 记者:李工 时间:2018年3月23日(周五) 19:00-20:00 地点:珠海校区教学楼C207 报告摘要 现代射电天文学的起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二战期间美国的军事技术投入。 此后,基础研究与技术突破结合起来,得益于冷战的竞争环境,射电天文学不断催生重大发现,其中包括至少三项诺贝尔物理学奖,拓展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物理与天文学院学术报告讲座

凝视天空的巨眼 FAST

天文学学术期刊_学术天文报告怎么写_天文学术报告

记者:李工

时间:2018年3月23日(周五)

19:00-20:00

地点:珠海校区教学楼C207

报告摘要

现代射电天文学的起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二战期间美国的军事技术投入。 此后,基础研究与技术突破结合起来,得益于冷战的竞争环境,射电天文学不断催生重大发现,其中包括至少三项诺贝尔物理学奖,拓展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作为“十一五”期间立项项目,于2016年建成,2017年10月开始科学输出,迄今已探测到50余颗优质候选望远镜,11颗其中已被国际望远镜认证为新发现。 。 FAST是中国天文学界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用相对较少的资金在特定实验方向上完成从赶超到超越的一次尝试。 这里我们介绍一下FAST在无线电发现过程中的历史,并展望FAST近期的科学规划。

记者简介

李戈,从事天体物理学和空间科学研究。 中国国家天文台射电天文研究部首席科学家、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国家重大科学专项——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项目副经理、副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用户指导组成员、中国科学院科学委员会委员中澳天文联合中心。 发表国际论文100余篇,被引用2000余次。

2005年,获得国家研究委员会学者奖(NRC Fellow)。 获奖信称,他通过国家级竞聘,具有突出的科研能力。 星际氧分子的发现者之一。 他对氢分子的检测被 2010 年 6 月号《自然》杂志评为研究亮点。 2010年,他因对赫歇尔太空望远镜差分接收器的贡献而被授予NASA优秀团队奖。 2014年,他参与发现大尘埃颗粒,并被《科学美国人》等刊物报道。 2012年,受澳大利亚科技部邀请,担任澳大利亚国家望远镜指导委员会(ATNF指导委员会)国际委员。 2015年担任大规模国际合作平方公里阵列SKA科学委员会“生命的摇篮”研究组主席(中国为创始成员之一)。 自2016年起,他担任突破聆听项目的顾问委员会成员。

天文学术报告_学术天文报告怎么写_天文学学术期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