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发展新育人新亮点

  • 科研进展
  • 2024年06月17日
  •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右一、右二)进行该领域的研究。 人民视觉 魏永清 摄 核心阅读 从研究配方到养殖助农,从田野考古到研究家政……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亮点,努力创造未来。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一批学科和专业建设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民生迫切需要、质量提升等方面加快推进。自主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 不久前,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注册审批结果。

专业发展新育人新亮点

天文新闻报道_天文新闻网站_天文学综合新闻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右一、右二)进行该领域的研究。 人民视觉 魏永清 摄

核心阅读

从研究配方到养殖助农,从田野考古到研究家政……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亮点,努力创造未来。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一批学科和专业建设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民生迫切需要、质量提升等方面加快推进。自主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

不久前,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注册审批结果。 截至目前,我国本科专业目录包括93个专业、792个专业。 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和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提出,深化学科供给侧改革专业,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相关学科、专业的设置、调整和建设有何特点? 学生对学习的感受如何? 记者采访了部分高校师生。

支持增设国家战略所需专业

“为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 其中,为推动高校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支持相关高校增设储能科学与工程、密码科学与技术、生物育种科学等新专业。

“未来,我要成为新能源储能的首席电气工程师!” 西安交通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一年级学生刘宇晓说道。

2020年,西安交通大学设立全国首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何亚玲介绍,储能科学与工程是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新兴专业。 如今,已有63所高校设立了该本科专业。

“把中国人民的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是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育种科学专业学生石越的志向。

2021年,生物育种科学专业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我从小就被袁隆平院士的事迹所感动。当得知学校开设了全国第一个生物育种科学本科专业后,我坚定地选择了报考,希望为建设强国大学贡献一份力量。”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国家”。 石樾说道。

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白飞表示,在课程设置上,生物育种科学专业在遗传育种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育种原理、分子设计育种等新课程,以及跨学科课程,例如基因组信息学和生物统计学。 。

“不久前,我们联系了科技学院的学长们,听到他们用育种知识提升产业优势的故事,让我更加坚定了做科研、造福农民的决心。” 现在时樾正在准备暑期训练。 “我会和同学一起到种业企业进行研究,通过育种技术实践和实习,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建强基础科学专业

“脚踏实地、冷静”

《改革方案》提出设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理科专业,适度扩大天文学等紧缺理科专业布局。

学习基础科学是怎样的体验? “我享受证明数学理论的过程和解决问题时的成就感。”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23届毕业生袁小林经过4年的学习,依然热爱数学,并表示毕业后也会继续热爱数学。 深度学习。

“数学是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源泉,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越是影响深远的成果,越需要脚踏实地、冷静思考。”是。”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马雪松解释。

《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成约300个基础学科拔尖生培养基地。据介绍,已在77所高校建设288个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拔尖生培养基地基地就是其中之一。

“远至北极的海冰也可能对我国的天气气候产生影响。研究其物理机制、寻找有效的预报因子,对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看着电脑上的天气图,该校2020级大气科学拔尖班学生霍倩怡讲解着自己的专业。

“大气科学专业与应对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毕业生可在天气科学、气候学、大气物理等多个领域从事教育、科研、管理等工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周伯涛说。

推进文科基础专业建设

“我感觉文明是如此有活力”

《改革方案》提出,系统推进哲学、历史等文科基础专业建设。 在加快新型文科专业建设方面,积极发展新兴文科专业,推动原有文科专业转型升级。

“古文字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同时它也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语言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文字系主任何景成表示,2021年,吉林大学获批设立古文字学本科专业,并纳入“强基计划”招生。

今年,李英玉填写了申请表,成为吉林大学古文字学专业的一名学生。 “高中时,我的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甲骨文‘马’,当时那些生动而神秘的古字引起了我的兴趣。” 她回忆道。

近两年,李映玉学习了《文字学概论》、《古汉语》等专业课程,《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等考古学课程,《易诗词概论》等文字学课程。图书。 受益于师徒制度和科教协同育人,她课余积极参加科研训练,在学习古文字方面不断探索、取得进步。

了解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离不开考古学。 目前,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学生孙辰宇正在参加田野考古综合实习课程。

早上6点30分,孙晨宇穿上工作服,背上铁锨和手套,从古宾地考古实践基地出发,前往两公里外的溪头遗址斜镇遗址。 作为一名实习考古队员,她需要在探索过程中一遍遍地刮、画线,寻找遗址的边界,收集出土文物,拍摄照片、绘画和文字记录。 “田野考古是考古研究的基础,虽然很辛苦,但当我用脚丈量遗址的范围,用手铲清理覆盖在遗迹上的泥土时,我感觉自己真正接触到了历史,感觉文明是如此生动。” 孙辰宇说道。

建设服务民生急需专业人才

“希望加入养老行业”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教育部急需服务民生建设,增设老年学、养老服务管理、健康服务等新专业。管理、慈善管理等专业,扩大预防医学、护理、家政等专业布局规模。

“通过专业学习,我逐渐意识到家政的重要性。” 吉林农业大学家政专业2007级本科毕业生宋晓舟说。 例如,在“家庭营养”课程中,他不仅了解了膳食营养对个人和家庭幸福的意义,还深入研究了饮食习惯背后的社会因素。 如今,宋晓舟在国内一家公司工作,正在攻读社会学研究生学位。

吉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吴英介绍,家政专业围绕家政与社会发展、老年人社会福利等紧缺领域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重点围绕需求导向产教协同教育。

不久前,宋晓舟大三、2020级本科生洪帅参加家政行业服务与管理综合实践,在一所非营利性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实习。 “我了解到,目前家政企业和相关部门非常需要经过大学系统培养的专业人才,家政专业的就业选择非常广泛。” 洪帅说道。

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也与民生需求密切相关。 2020年教育部首次批准该专业设立并列入本科专业目录后,目前已有26所高校开设该专业。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对专业、高素质的养老服务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院长侯殿木说。

中华女子学院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本科生王艳茹广泛学习管理学、社会学、护理学等课程,经常走访养老机构,提高实践能力。 “当我选择这个专业时,我希望用所学的知识为老人服务,毕业后,我希望加入养老行业,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更多的人!” 王艳茹说道。 (本报记者 吴越)

本期协调人:栾欣怡

《人民日报》(2023年7月11日第04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