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新算法集大成者融合mmWave与Sub-6GHz的双重效能革新工控工业通讯技术

  • 综合资讯
  • 2025年02月08日
  • 导语:探索未来通讯界限,深入了解Sub-6GHz频段的潜力与局限。该频段以其穿透能力和室内覆盖为特点,但在速度提升方面相对温和,与4G时期相比仅有微小增益。 当前5G技术面临着两大挑战:毫米波(mmWave)追求极致速度,而低于6GHz的Sub-6GHz频率则注重广泛覆盖。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一套算法,这项技术能够在障碍物周围释放出更高速的信号

5G新算法集大成者融合mmWave与Sub-6GHz的双重效能革新工控工业通讯技术

导语:探索未来通讯界限,深入了解Sub-6GHz频段的潜力与局限。该频段以其穿透能力和室内覆盖为特点,但在速度提升方面相对温和,与4G时期相比仅有微小增益。

当前5G技术面临着两大挑战:毫米波(mmWave)追求极致速度,而低于6GHz的Sub-6GHz频率则注重广泛覆盖。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一套算法,这项技术能够在障碍物周围释放出更高速的信号,从而实现了两个标准之间优势的一体化。

Sub-6GHz频段主要运作在低于6000MHz的波长范围内,能够穿透多种材料,为室内环境提供稳定的网络连接。不过,它们并未显著超越4G时代所能达到的数据传输速率。而毫米波由于其高达30至300GHz之間頻率,将大量数据一次性发送,却存在距离传输范围有限、无法通过厚重墙壁等限制。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究人员投身于一个革新性的项目中,他们致力于将毫米波和Sub-6GHz结合起来,以扩展网络覆盖面积,同时维持高速传输能力。这一过程涉及到精细调控光束路径,使得信号不仅可以穿过人群、障碍物,还能适应不同类型的地形与结构。

具体来说,该团队采用一种独特的手法,将单一光束分解成几个子光束,并让它们沿不同的路线抵达接收器。一套先进算法指导基站如何操作这些子光束,其中一些直接向接收设备射击,而其他则被引导反弹到玻璃、金属或混凝土表面上,最终到达目标。在整个过程中,这些算法不断学习最佳路径,并优化每个子光束角度、相位以及功率,以提高信号质量。

研究中的主创Dinesh Bharadia表示:“我们最初认为这种方法可能会导致吞吐量下降或信号质量降低。但是,我们设计出的多波束系统实际上能够提供更高吞吐量,同时保持与单波束系统相同的总功率”。

经过实地测试,在办公楼内部和户外环境下,称为“mmReliable”的这项系统表现出了惊人的可靠性。在室内实验中,即使用户背后有桌子、墙壁或者其他阻隔物也不会影响连续8秒钟以上800Mbps高速连接。在户外条件下,该系统可以提供最远80米(262.5英尺)的无缝连接。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技术并不需要额外硬件升级,只需利用现有的5G基础设施即可应用。此外,一些研究还探讨了挖掘4G频谱以提升5G速度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