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工林改造已进入考虑动物多样性恢复新阶段

  • 综合资讯
  • 2025年01月08日
  • 我国人工林改造已进入考虑动物多样性恢复新阶段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任海等科研人员提出,对中国划为生态公益林的人工林改造时,可以向生态、经济、社会多种功能效益最大化转变,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近日,相关研究建议发表于《创新·生命(英文)》(The Innovation Life)。 近年来,新闻媒体频繁报道野猪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害,这可能与我国大量种植的人工林有关

我国人工林改造已进入考虑动物多样性恢复新阶段

我国人工林改造已进入考虑动物多样性恢复新阶段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任海等科研人员提出,对中国划为生态公益林的人工林改造时,可以向生态、经济、社会多种功能效益最大化转变,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近日,相关研究建议发表于《创新·生命(英文)》(The Innovation Life)。

近年来,新闻媒体频繁报道野猪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害,这可能与我国大量种植的人工林有关。即这些人工林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广阔的栖息地,使得野猪等动物数量增多。然而,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和结构相对单一,无法支撑更多野生动物,尤其是像野猪、老虎这样的捕食者的生存需求。此外,人工林中的传粉和种子传播动物种类也不如原始林丰富,这限制了人工林向近自然林的快速演变。

再野化过程中,人工林的植物和动物多样性逐渐增加。研究团队供图

  ?

截至2022年底,中国森林面积约2.2亿公顷,其中人工林面积超8千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3.0%。通过20年持续大规模人工造林,中国已成为全世界人工造林最多的国家,为全球贡献了约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中国从1995年起按照森林的用途和生产经营目的划定公益林和商品林,实施分类经营和分类管理,目前全国已拥有1.23亿公项生态公益林,人工林占21.43%。

文章认为,中国的人工林在维护生态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如下问题:种类和结构单一,以中幼龄为主;林下缺乏中间灌木层和地表植被;大量使用外来种;不如天然林结构复杂和功能稳定;较少使用珍稀濒危植物。考虑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中国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要加强。由于天然林提升空间不如人工林大,因此,可以考虑通过自然生长加人工干预的再野化方式,促进人工林向近自然林演替,以提供更多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为此,任海等科研人员建议对中国划为生态公益林的人工林改造时,可以向生态、经济、社会多种功能效益最大化转变。可以调整林冠层种类、林下种类,将外来种更换成乡土种等,再通过种子传播、多层化、多样化实现再野化。在人工林改造为近天然的生态公益林的过程中,要从以植被恢复为主,转向注意动物群落的恢复,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级,最好是能恢复森林群落中的动物。

在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过程中,应该利用系统的观点,将工作重点从生态系统尺度转向景观尺度的恢复,注重生态系统间的流通性,恢复生态连通性。探讨基于自然的恢复,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水平,增加人工林减缓气候变化的韧性。在此过程中,要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包括乡土植物、高价值植物的研究;要综合考虑动物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回归等整体保护;要参考食物链的结构恢复森林中的动物营养级,加大动物生态人才的培养,通过空间规划实现景观尺度的生态廊道的恢复。

文章指出,改造中国的人工林,恢复多样化的群落和动物物种有助于实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对30%退化生态系统进行高质量恢复的目标。鉴于中国拥有各种类型气候下的大量人工林,在中国开展人工林再野化行动对全球也有重要参考价值。“我们相信人工林的再野化将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增添全球生态系统福祉。”任海说。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59717/j.xinn-life.2024.1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