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天文台的探索者们在主序变星的星震学研究中迈出了新的步伐揭开了天文科研动态中的新篇章

  • 综合资讯
  • 2024年12月30日
  • 近期,云南天文台恒星物理组的陈兴浩博士、李焱研究员与国家天文台张孝斌研究员紧密合作,运用星震学方法精确测定了混合型变星CoRoT 100866999在主序演化阶段的中心对流核尺度。他们的成果于12月26日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为我们揭示了恒星内部结构特征提供了新的见解。 混合型变星位于赫罗图上的不稳定带中,这类恒星既有p模式又有g模式的振动特征。每种振动波源自恒星内部不同深层

云南天文台的探索者们在主序变星的星震学研究中迈出了新的步伐揭开了天文科研动态中的新篇章

近期,云南天文台恒星物理组的陈兴浩博士、李焱研究员与国家天文台张孝斌研究员紧密合作,运用星震学方法精确测定了混合型变星CoRoT 100866999在主序演化阶段的中心对流核尺度。他们的成果于12月26日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为我们揭示了恒星内部结构特征提供了新的见解。

混合型变星位于赫罗图上的不稳定带中,这类恒星既有p模式又有g模式的振动特征。每种振动波源自恒星内部不同深层,反映出不同位置结构信息。通过分析这两种振动模式,我们可以了解从包层到核心核的结构特征。

CoRoT 100866999是一颗质量约为1.8个太阳的大型主序恒星,其内部存在着一个活跃的中心对流区域。在处理这些对流过程时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而不完善的处理方法会导致不同的演化和结构差异。因此,对这类变星进行研究能够帮助完善我们的对流模型,同时也能加深我们对于主序后恒星内部结构和演化途径的理解。

科研人员通过分析脉动频率发现:首先,旋转效应可以很好地解释脉动频谱;其次,利用双重光谱法得到的一系列参数与通过独立方法获得的一致无误;最后,在高频端出现明显混合模式,并且这种混合现象在中心核边界附近及表面都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一结果为我们评估中心对流核大小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最终得出盾牌座CoRoT 100866999中央对流核占整个半径比值达到了9.3%(如图所示)。

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计划以及西部青年项目等资助支持。

论文链接:

[插入图片描述]

图:拟合结果随中心对流核相对半径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