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科普网袁隆平助手揭秘野败水稻背后的辛勤探索
《中国天文科普网》:袁隆平助手回忆杂交水稻研究历程:“野败”成果需锲而不舍探索
在中国长沙举行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成功50周年座谈会和学术研讨会上,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分享了他们在寻找野生稻种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艰辛。
1960年7月,袁隆平在实验田里偶然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天然杂交水稻,这一发现彻底颠覆了自花授粉作物没有优势的理论,也让他意识到存在野生的雄性不育株。随后,他通过文献研究并结合田间实际探索,设想采取“三系法”技术路线,培育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而找到不育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一步。
1970年11月,当时海南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带着李必湖前往农场沼泽地寻找野生稻。在那片湿润的地带,他们发现了一株有3个扬花的稗穗,其花药细瘦、色泽浅黄。这是一次偶然得以接触到真正野生稻的情景。
李必湖回忆说:“教科书上提到的我们国家有多少种野生稻,我们对此知之甚少。于是,我便打听起关于这些植物的情况,却依旧感到失望。很多人不知道它们是什么,只知道它们被称为假禾。但我却无法确定那些假禾是否就是我们要找寻的对象。”
最终,在冯克珊引领下,他们在一个交通要道旁边的一个小片区域内发现了一片繁茂的野生 稗穗。这一次搜索中,他们注意到了三朵颜色与常见水稻不同花朵颜色的异样,并且这三朵可能是雄性不育类型。经过仔细观察确认,这些植株确实属于这种类型。他们小心翼翼地将这些植株移至试验区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培养。
这个突破性的发现开启了中国杂交水稆事业新篇章。当时正值北京召开会议期间,由于急于了解情况,袁隆平连夜乘火车赶回现场,并亲眼证实其完全是不育状态。他立刻命名这株神奇植物为“ 野败”。
尹华奇教授指出:“经过两年的努力,我们总共检查了十几万棵植株,最终成功鉴定出了6只雄性不育植株,并用上千个品种与‘ 野败’进行了数千次互换转化。”这是中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也是勇敢创新的象征。
1973年10月11日,在全国杂交水草科研协作组年度大会上,袁隆平宣布籼型三系统法杂交水草研究成功。此后,“南优2号”首次投入生产,在湖南省桂东县百亩试点成功,再加上安江农校25亩晚季双季试点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每亩产量高达1256斤。此后,不久之后华南、华北、华中的地区相继试种取得相同或更好的效果,为推广应用奠定基础,从而使得粮食增产达到了历史性的水平。
五十余载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不断攀登科学高峰,不懈追求,使得全球已有70多个国家开展过各种形式的小规模测试,以期推广该技术至更多地区。在2022年,有一次大面积示范活动证明这一理念已经实现,将平均每亩产量提升至1186公斤,是对过去所有努力的一份无言表彰。而对于尹华奇来说,那些苦难岁月都是他生命中最光辉灿烂的事迹,无论是在崎岖山路还是逆境中,他都坚持下来,最终见证并参与到这样一个伟大的科技革命当中来,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莫大的荣耀和成就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