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总线技术心得体会为什么我们非要用4-20毫安电流传输模拟量信号
工业现场总线技术心得体会:为什么我们非要用4-20毫安电流传输模拟量信号?
在工业控制中,数字信号的传输已经被RS232、RS485和CAN等技术广泛应用。然而,当需要测量各种物理参数,如温度、压力和速度时,我们必须将这些数据转换成模拟电信号,并通过数百米的距离到达控制室或显示设备。这就是为什么采用4-20毫安电流来传输模拟量的原因。
首先,使用电流信号可以减少干扰。尽管现场噪声可能达到几伏,但由于噪声功率很低,所以产生的噪声电流极小,这意味着误差非常小。此外,由于内阻接近无穷大,回路中的导线电阻不会影响精度,因此即使是在普通双绞线上,也能实现数百米的传输距离。
其次,在接收端,只需一个250欧姆至地的小型化放大器就能将4-20毫安输入变为0-5伏特输出。这类接收器具有低输入阻抗,其对nA级别输入电流噪声产生的微弱电压噪声不易引起问题。
四到二十毫安之间选择这个范围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方面是为了防爆安全考虑,因为任何短路都无法生成足够多以致于引发火花;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维持最低限额(即2mA),断开连接时系统无法检测故障状态,从而导致错误操作。因此,设定了一个最小值,即2mA作为断线报警阈值。
实际上,对于物理量进行转换后输出为4~20 mA 的变送器,它们通常需要外部供电。但是,一些设计允许它们共享同一根供给线,这样只需要两根实际物理连接,就可以完成所有必要通信,而不是常规四根必需的一般情况下所需。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它们称作三线制变送器。而如果它们能够自己提供内部所需能源,那么仅仅需要两条真正独立通信路径,然后他们被称为两线制变送器。因为这些系统工作在24V和4mA这一个点上,他们对于高效率DC/DC转换(如TPS54331, TPS54160)以及低功耗传感器和信号链产品,以及低功耗处理机(如MSP430)尤其重要。
最后,在设计VI转换器的时候,可以使用运放LM358来实现从0.3v到3.3v范围内,将此映射到标准化的4~20mA范围内,以便与其他设备兼容并保持准确性。如果我们的主机运行在+12v那么这个设置就会更加稳定且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