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老板语出惊人机器人将重塑企业收购游戏
近年来,中国对德国企业的收购热潮如火如荼。无论是汽车工业还是精密机械,德国品牌在中国市场深受欢迎,这主要归功于其先进技术和卓越品质。在这样的背景下,2017年中国美的集团以30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德国库卡机器人,并与之合资成立了一家子公司。
对于库卡而言,被中资收购后,不仅能够拓展到中国这个巨大市场,同时也得益于政府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库卡等德国企业正处在一个绝佳时期。不过,这一现象并非没有引起争议。
西门子老板Joe Kaeser最近就抨击了中资对德国企业实施全面控制的做法。他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对德国技术和专有知识产权兴趣日益增长。例如,当美的集团接管库卡之后,不久便被迫解散。这让一些人担心,在最初阶段保证就业之后,一旦条件成熟,便可能出现新的公司吞噬旧公司的情况,从而带走研究开发成果。
Joe Kaeser表示,他曾经考虑过购买库卡,但当时价格未能得到验证。最终,由于无法达成协议,库卡落入了美的大旗之下。而自此以来,对于重要技术被“外流”的警告声不断增多。此外,还有关于遏制中资收购措施开始浮现。
据报道,现在已经批准了一项新立法,对外资进行更严格限制。如果超过10%股权发生变动,就必须接受审查,而对于国家安全、科技和基础设施部门来说,即使是10%以上,也需要获得政府批准。这意味着任何试图全额或部分控股一家 德国企业都将面临极高难度。
这项新法律引发了国际关注,因为近年来中企在科技、机场和港口领域进行重大投资。而这种情况正逐渐成为欧洲国家所关注的问题点之一。尽管如此,对于一些不满意这一趋势的人来说,最大的担忧依然是被收购者可能遭遇到的各种压力。
最近,有消息指出,即便是在这样紧张的情绪下,一些高层管理人员仍然选择离职,比如前CEO蒂尔·罗伊特(Till Reuter)突然辞去他的职位。但他离开是否与这些政治风波有关,并未公开透露。他曾领导库卡十余年,其目标一直是要让它成为国内第一家知名品牌。不幸的是,与母公司美的一比起来,那只是杯水车薪——尽管过去六年的销售额从5000万欧元激增至5亿欧元,但仍远低于母公司2431亿欧元营收水平。此外,它们还承认利润率并不及母公司平均水平,因此他们正在努力提升自身在这个庞大市场中的地位,以实现2020年的销售收入目标为10亿欧元,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为提升竞争力奠定基础。
未来世界竞争格局将继续演变,其中中国作为最大机器人消费市场的地位不会改变,只不过海外品牌进入以及国内新兴品牌涌现,将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这不仅促进产品功能提升和成本降低,也预示着产业结构变化即将到来,使得整个行业更加复杂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