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无线物联网深度Can协议解析驱动的开发套件与硬件奇迹
产品开发的演变:从孤立无援到智能连接的物联网时代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过去简单而独立的设备,如烟雾和CO2检测器、咖啡壶和冰箱等,现在都已经融入了互联网。这些设备通过无线技术与外界建立联系,使得系统设计人员不得不将无线通信功能集成到设计中。这对硬件和软件工程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他们需要在成本控制和功能实现之间找到平衡。
自建与购买:探索无线电模块的两条道路
虽然工程师可能倾向于自建定制的无线电模块,但在决定是否这样做时,他们必须考虑多种因素。自建任何类型的无线电模块,无论是Wi-Fi、低功耗蓝牙(BLE)还是ZigBee,都会花费大量时间。此外,如果没有预先认证,它们还可能面临长期延误,这对于小型企业或初创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从头开发也带来了额外成本,不仅包括认证费用,还包括持续维护合规要求所需的一切。在大批量生产中,自建模块可能更经济,而对于小批量产品,预认证模块则更加实用。
预认证简化设计:选择正确的路径
使用预认证模块可以降低总体开发成本,并加快上市速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预认证模块都是相同级别。关键是寻找可扩展性强且物理尺寸适中的解决方案,如DigiXBEE®SX(图1),它支持长距离通信,从9英里到65英里不等。
安装和软件工具也是重要考量因素。当选择了一个预认证模块后,确保其正确安装到PCB上以及遵循制造商提供的一般规则至关重要。此外,对于启动并运行该组件所需软件堆栈,也需要仔细考虑,以避免编写数千行代码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混合解决方案:结合优势
幸运的是,有第三种选择,即混合方法,可以结合两种以上解决方案中的优点。在使用像SiliconLabsBlueGecko(图3)这样的物联网平台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微内置前端或标准微,然后再添加必要的人工智能驱动程序和软件工具包来快速启动项目。这涉及高能效微处理器,如STMicroelectronicsSTM32L0或NXPKinetis-L81,以及专为无线解决方案设计的小型单片机芯片,其中包含收发器元件,如SiliconLabsEFR32FG1P132F64GM32-C0。
结论:
在决定是否采用现有硬件或完全重新构造自己的解决方案时,最终结果取决于团队成员如何权衡复杂性的风险与潜在回报。尽管自定义模型似乎具有吸引力,但它们通常伴随着更多障碍,而采用经过测试且已知可靠性的现成模型,则减少了这些问题。但是,没有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情况;最佳策略往往是一种折衷,在节省时间、资源以及保证稳定性能方面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