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的四大类型如同四面战争伺服电机行业竞争激烈每个品牌都是独特的战士各有其突出特色
近年来,伺服电机行业的发展步伐加快,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目前,这一行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其中日本和欧美品牌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随着技术进步,国产品牌也正逐渐崭露头角。在未来,随着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预计2026年伺服电机行业将达到225亿元的市场规模。
在主要上市公司方面,我们有松下电器、安川电机、罗克韦尔自动化、西门子、三菱电机、汇川技术、华中数控、卧龙电驱等。此外,本文还聚焦于全球伺服电机需求量、中 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以及我国伺服系统在下游应用中的占比。
受益于广泛应用范围,伺服电机行业需求稳步增长。自2010年起,当全球伺伏需量达到了2375万台后,由于工业机器人的兴起,该需求量持续增长至2019年的3573万台,与前一年相比增加了4.89%。据估算,2020年的全球需求量接近3783万台。
中国作为一个成长阶段的国家,其真正普及使用时间仅有十余年,但由于其精度高、矩频性能强以及过载能力等优势,使其在如印刷机械和包装机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对于新兴产业,如工业智能化设备和电子制造设备,该技术也展示出巨大的潜力。
根据工控网统计显示,在2019年,我国伺伏产品市场规模约为142亿元,比去年增长6.77%;然而受到疫情影响,在2020年增速放缓到149亿元左右。这表明尽管存在挑战,但未来仍然充满希望,因为该行一直面临激烈竞争,不同派系品牌各具特色。
欧系品牌与日系品牌展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其中日系品牌以可靠性和性价比著称,而欧系品牌则以性能突出而闻名。但是,一些国内企业正在通过创新实现自身提升,如汇川技术已接近国际水平,并且正逐渐替代进口产品。而华中数控和埃斯顿则专注于车床领域,其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中端标准。
在下游应用方面,我国最主要的是用于数控加工中心,其占比超过20%,其他重要领域包括电子制造设备、新型纺织机械、高效包装机械以及工业智能化设备等。在这些领域内,无论是进给或主轴系统都对准确性至关重要,因此需要高质量的动态响应能力和输出功率。
《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促使我们重视国产数控加工中心,加强关键技术研究,以提高整体竞争力。同时,我们也有望看到更大比例转向数字化设计工具,从而进一步推动这一过程。此外,由于这种转变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它不仅能刺激本土产业,还可能成为拉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总结来说,由于其在自动化中的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即便面对当前的一些挑战,未来看似充满希望。我国将继续致力于提高科技水平,同时扩大国内消费,从而推动这个具有巨大潜力的行业继续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