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电容式冰层厚度传感器是如何工作的它不仅能研究冰层的厚度还能探索出一套检测方法来
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这项技术是怎样运作的。
首先,让我们从空气、冰和水之间的电容值随温度变化特性说起。根据物理学,我们知道电容量C等于介电常数εr、极板面积s和极板间距离d的乘积:C = εrs/d。当两极板间距固定时,电容值主要取决于介质中的介电常数。实验结果表明,在11℃至-20℃之间,空气对应着较小但稳定的0.2到0.4纳法姆(nF)范围;而水在这个温度区间内,其电容值会逐渐减少,从21微法姆(μF)降至34微法姆,然后在接近零摄氏度时,由于水开始结冰,它们将发生显著跳变;最后,在零摄氏度以下,冰对应着一个单调减少且更大范围,即5到68纳法姆。
基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要采用图中所示装置来实现对河川或海洋上的冰层厚度与下方水位连续自动化检测。这款传感器利用了空气、冰和水三种不同的介质特性,使得它能够准确地测量每个位置下的物质类型,并通过计算相应频率值来确定不同高度处平行板电容器的大小。
实验过程中,将这款平行板电子元件安装在垂直方向放置的一柱状装置中,其中每个部分都配备有片选开关,以便单片机控制其打开关闭。此外,每个部分都连接到了一个参考极板,这样即使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也不会影响最终结果,因为所有读数都是相对于这个参考标准进行比较。
当单片机接收来自两路转换设备发送过来的频率信号后,它能够通过分析这些信号并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最终确定哪些部分位于液态(如水),哪些则位于固态(如冰)。这样,就可以精确计算出各个区域之间界限,以及整体上覆盖了多少数量单位“氮”——也就是说,可以准确测定出多深的是河床底部被覆盖了多少厚的冻土盾护墙。
最后,不妨看一下实际应用效果。使用这种新型传感器进行测试发现,当第一组导线触及冷却后的铜块时,显示为1.3毫米,而第二组则显示为0.8毫米。这意味着在同样的冷却条件下,对比前后测试结果,大约有1毫米左右浮动空间。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一个现象,因为这说明我们的系统非常敏感,并且能够很好地识别小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