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流体控制技术中的碳中和之谜比喻揭秘五大误区
工控流体控制技术与碳中和之谜:揭秘五大误区
在中国政府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雄心勃勃目标后,企业界响应迅速。央企如国电投、宝武钢铁、大唐、华电纷纷提前碳达峰,将时间线推进到2023或2025年,而三峡集团与宝钢则将碳中和目标设定为2040及2050年,这些央企的行动比政府的“双碳”目标更加积极。
金融机构紧跟其后,中国工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宣布承销首批“碳中和债”,而中国银行则支持国有电力公司成功发行国内首批 碳中和债券。这一趋势显示了企业对于环境保护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
互联网巨头也加入了这一竞赛,腾讯在1月12日宣布启动 碳中和计划,并于3月12日蚂蚁集团锁定2030年的净零排放目标。甚至是数据中心新星秦淮数据,也在今年1月宣布将在2030年前实现 確保能源可再生性作为核心实施路径的一步棋。
然而,在这些积极举措背后,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在公开场合对“碳中和”的讨论中,目前中国企业普遍存在五大误区:
第一误区:空谈理念,没有具体目标与时间线。
许多企业虽然高调宣传,但并未提供明确的碳减排计划或时间表。例如腾讯虽早已声称启动 碶但至今仍未公布具体细节。
第二误区:只有总目标,没有明确的碳排放范畴。
尽管有少数企业如蚂蚁科技提出了全范畴(一、二、三)的净零排放,但绝大多数缺乏详细分析各个环节及上下游产业链中的排放情况。
第三误区:过度依赖植树造林等自然补偿方式。
虽然基于自然解决方案(NbS)被认为是气候调节方面的一种有效工具,但它们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而且存在不确定性,如森林火灾或干旱可能导致长期存储的大量CO2重新释放。此外,不同NbS方案的人工干预程度差异巨大,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不能简单地视为万能药。
第四误区:避重就轻,不谈“核心减排”。
一些公司通过购买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补偿项目来弥补无法直接减少自己的温室气体排放,而忽略了直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对于真正实现 碬重要性的问题。
第五误区:忽视供应链管理。
许多企业仅关注内部操作,而忽略了整个供应链对环境影响。如果不加以管理,那么整个行业都难以达到真正 的低卡路里状态。这要求每一个参与者都必须采取行动,以确保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交付,每一步都尽可能减少污染产生,并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促进绿色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