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后星掩毕宿四南方天文与紫金山天文台联合观测揭秘

  • 天文科普
  • 2025年02月02日
  • 作为一名热情的天文学爱好者,我对2019年11月14日的小行星掩星事件记忆犹新。那是一个特别的夜晚,整个闽南地区天气晴朗,我们小伙伴们不仅沉浸在双十一购物狂欢之后的恢复期,更有幸见证了宇宙中的另一场精彩表演——小行星掩食。 这次观测是由南方天文团队、厦门大学天文同好会、泉州一中天文社和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共同协作完成的。我们选择了两个观测点,一处位于预报掩食带中心,另一处则位于边缘

怒后星掩毕宿四南方天文与紫金山天文台联合观测揭秘

作为一名热情的天文学爱好者,我对2019年11月14日的小行星掩星事件记忆犹新。那是一个特别的夜晚,整个闽南地区天气晴朗,我们小伙伴们不仅沉浸在双十一购物狂欢之后的恢复期,更有幸见证了宇宙中的另一场精彩表演——小行星掩食。

这次观测是由南方天文团队、厦门大学天文同好会、泉州一中天文社和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共同协作完成的。我们选择了两个观测点,一处位于预报掩食带中心,另一处则位于边缘,以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准备阶段,我们不得不考虑到设备连接、软件更新以及网络授时等细节,这些都对最终成果至关重要。

当夜幕降临,我们分成了两个队伍,一队前往泉州安溪县和南安市,而我所在的一队则前往厦门。每个人都充满期待,每个设备都经过了严格检查。到了指定地点后,我们迅速部署设备,并开始倒计时。时间来得飞快,当20:35分,我和我的队友们才到达我们的岗位上。

随着时间逐渐逼近,最终在北京时间22:06左右,小行星怒后星成功掩盖了毕宿四。这一瞬间,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都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体验。我亲眼看到屏幕上的图像,在那片刻之间,毕宿四突然消失,只留下一个空洞,然后再次出现。我听到身边的人激动地呼喊:“它消失啦!它又出现啦!”

虽然整个过程只持续了几秒钟,但对于我们这些追求科学知识的小伙伴们来说,这已经足够珍贵。此外,即使一些人没有直接拍摄到掩食现象,他们也为这个项目做出了贡献,因为他们提供了一些宝贵的数据,有助于约束小行星形状的研究。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无论是在专业还是业余层面,科学探索都是需要团结合作和细心准备的。当我接收到了袁烨博士发来的初步成果报告,我感到无比自豪,因为我们这一群人能够与顶尖机构合作,为科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想感谢紫金山天文台提供给我们的高科技装备,以及秦奇和王唯霄两位摄影师为此次活动提供的大量图片支持。如果你对这样的活动感兴趣,可以关注紫金山天文台发布的小行星掩食预报信息,以便及时加入未来的探索之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