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召开的第三届引力波天体物理学术研讨会天文学科研动态的反复回响
云南昆明举办的第三届“引力波天体物理”学术研讨会——探索宇宙深邃之谜
8月14日至1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云南天文台联袂主办了这场盛事。该会议是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多波段引力波宇宙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于项目四的“引力波源电磁对应体探测和引力波天体物理研究”。在此次会议中,来自国内外150余位学者齐聚一堂,他们共享了12篇特邀综述报告、27篇邀请报告以及16篇普通报告。此外,还有两场晚间讨论环节,一场集中探讨了中国光学红外电磁对应体搜寻和观测的前景;另一场则深入分析了双黑洞引力波源的起源。
特别地,本次会议还邀请到了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波兰、日本等国的十余位国际知名专家担任特邀综述报告人。同时,也有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及研究所45位专家参与并发表论文。本次会议还吸引到了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综合处处长李云龙,以及国家天文台周又元院士等高级领导人出席。
在此次研讨会上,参加人员共同分享了关于10例双黑洞和1例双中子星最新发现,并总结了LIGO/VIRGO第三期(O3)观测数据中的23个双黑洞和双中子星预警事件。他们也介绍了一些即将投入使用的地基和空间型态的新型引力波探测器,并就如何利用现有的数据来检验广义相对论或替代理论进行深入探讨。此外,还有关于大质量恒星演化过程中的自旋问题,以及利用未来的空间卫星与地面望远镜结合形成一个全面的电磁对应物探测网络等议题受到关注。
本次活动得到了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项目“多波段引力波宇宙研究”,以及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支持。这不仅展示了我国在这方面技术发展水平,也为全球科学界提供了一站式交流平台,让我们共同见证着人类对于宇宙奥秘解析的一步步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