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中国科学院天文科普联盟2017年度工作会议探索临潼星空下的科学成就
在3月15日至18日的春意盎然中,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承办了中科院天文科普联盟2017年度工作会议,这次重要的学术盛会在临潼举行。来自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以及其他11个成员单位的30位代表齐聚一堂,他们共同见证了这一充满活力的科学交流平台。
作为此次会议的重要领导者,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亲自到场指导工作,并对这次会议进行了深入关注。在开幕式上,马强从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科普与出版处业务主管身份,为与会代表传达了2017年院科技活动精神。此外,通过修订并通过中科院天文科普联盟章程,以及采用轮值主任制和调整委组员分工,以更加高效的方式推动联盟发展。
会上,与会代表们围绕2016年度工作总结及提升各项能力建设项目展开热烈讨论。他们分享了各自领域内取得的一系列显著成果,并就未来的合作计划提出了宝贵意见。随后,该届大会还商讨并确定了一系列特色活动计划,为增强公众对宇宙奥秘了解提供了更多机会。
此外,在参观环节,与会代表们有幸参观到了国家授时中心骊山天文观测站和时间科学馆。这座专题科学馆以其独特设计和丰富内容赢得了一致好评,不仅展示了现代科技之美,也为未来更广泛的人群开放大门,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精彩纷呈的地球时间管理。
为了表彰各成员单位在过去一年中的杰出贡献,本次会议还隆重地向全国范围内发放全国科技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奖牌。此外,周德进先生也发表了一番重要讲话。他指出,作为一个研究型机构,对于提高社会公众对于科技事业认识具有重大意义,而这个过程不仅是我们服务社会的一个方面,也是我们展示自身文化软实力的关键途径之一。
正因为如此,本次中科院天文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以来,就一直坚持以“培养人才”、“推动科技前沿”、“促进社会服务”为核心任务,不断探索新路径,以期实现更好的发展目标。本次会议不仅圆满完成所有议程,而且成功地促成了各方之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为未来的协同创新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