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成常态最热一年会否再来
极端天气成“常态”,“最热一年”会否再来 4月上旬,菲律宾遭遇罕见高温,气温高达42℃;4月中旬,地处中东沙漠地区的阿联酋迪拜遭特大暴雨袭击,一天下完了近两年的雨;4月18日起,我国南方地区在前汛期出现了大范围强降雨…… 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现的同时,欧盟气候变化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证实,世界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3月”。越来越“极端”的天气是否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今年全球气温会否再破纪录,成为新的“最热一年”?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对此释疑解惑。 华南4月雨量暴增,“龙舟水”会否更猛 每年4月至6月是华南地区的前汛期,一般5月中旬之前降水较为局地,偶尔会在西南季风加强的情况下出现局地短时强降水。真正季风爆发带来的大量降水会在5月中旬之后,由于临近端午节,故俗称“龙舟水”。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杜宇表示:“这几天的大规模暴雨类似于季风爆发后的‘龙舟水’,实属罕见。”据中央气象台监测,今年4月1日入汛以来,江南和华南北部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80%至200%。 “今年季风爆发期前,西南水汽输送带非常强,副热带高压只是临时东撤,天气条件尚未达到季风爆发标准,就带来了强降水。”杜宇分析,从天气图上看,高空南支槽频繁东移影响华南地区,在我国西南部形成低涡,其东侧的切变线影响华南;而南海上的边界层急流带着丰沛水汽来到华南,配合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这些都利于形成较强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因此,“这些天,几乎每天都有非常经典的强飑线形成,造成强风和暴雨”。 历经这一波暴雨,是否意味着今年正式季风爆发,将给华南地区带来更强降水?杜宇认为,两者并不一定有密切关联,“虽然这几天的降水强度与季风爆发期看起来相似,但成因不同,无法由此推测季风爆发会否异常或带来更极端降水”。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会“自我加强” 今年2月,南半球刚结束一轮酷暑,北半球则异常高温;3月,全球各地不断发生大规模山火;4月以来,暴雨和高温又迫不及待提前登场…… 世界气象组织(WMO)气候学家阿尔瓦罗·席尔瓦认为,这种异常高温与自2023年6月以来观察到的持续变暖现象相一致。事实上,截至今年3月,全球已出现连续9个月的月度高温纪录。 根据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的监测数据,今年3月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又创新高,达到14.14℃——比前30年平均温度高0.73℃,比工业化前3月平均气温高1.68℃! 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科看来,这是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灾害日益频发、极端化增强的一种真实体现。例如,东南亚以往常年气温在27℃至34℃左右,但近年却频现高温,今年4月的“历史性”热浪导致越南数千人严重缺乏淡水,马来西亚政府也实施了人工降雨。极端天气似乎已成为近几年的“全球常态”。 “当更多热量进入大气,会使大气容纳更多水汽,积蓄更多能量,从而触发更猛烈的暴雨。”魏科说,迪拜所遭遇的特大暴雨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历史上,沙漠地区下暴雨并非没有先例,但如此强烈的对流天气却极为罕见,“这场暴雨所释放的能量,至少相当于几百颗投向广岛的”。 “而且,一旦极端天气发生之后,还会进入一个正反馈的加强过程。”魏科解释,极端天气事件释放的能量有助于加强大气环流,使极端天气事件更加极端、持续时间更长。 厄尔尼诺并非所有灾害天气的“幕后元凶” 去年,厄尔尼诺的出现为全球变暖“添了一把火”,2023年也成为人类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这次厄尔尼诺事件是自2016年以来最强的一次,也是本世纪第四次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它导致全球多地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如南美洲的洪涝、澳大利亚的干旱、东亚和北美洲的寒潮等。 鉴于厄尔尼诺事件通常在达到峰值后对全球气温产生的影响达到最大,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席列斯特·绍罗提醒,2024年可能会更热,“尽管厄尔尼诺事件是自然发生的,年复一年、来来去去,但长期气候变化正在升级,且无疑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来看,这次厄尔尼诺并非所有灾害性天气的“幕后元凶”,因此很多极端天气事件也不会随厄尔尼诺的结束而退场。 “从年度统计来看,一般厄尔尼诺发生年的次年,我国江南、华南地区出现暴雨和洪涝灾害的概率会上升。”魏科认为,此次华南地区的降雨与厄尔尼诺事件呈现弱相关性,很难一一对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