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首次复现战国时期中山国遗址贝壳画图像
中国学者首次复现战国时期中山国遗址贝壳画图像
在古代,贝壳常被用作生产工具、装饰品、货币等。在贝壳众多的用途中,将其内壁作为绘画基底的做法颇为罕见,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珍藏的两幅贝壳画,竟成为这种悠久艺术形式的孤证。由于相关考古研究较少,阻碍了人类对其艺术价值的深入挖掘,更限制了对其历史意义的全面认识。
最近,山东临淄徐家村南墓地M32中出土的三组贝壳画惊艳亮相,打破了长久以来的沉寂与僵局,它们的年代早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所珍藏的贝壳画,重新点燃人们对这种非凡艺术形式的浓厚兴趣。不过,对于这些贝壳画所使用的颜料、制作工艺以及图像细节等方面,我们仍知之甚少。
无独有偶,在河北地区也出土了贝壳画。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教授罗武干与合作单位对这些出土的贝壳画进行深入研究,首次对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中山国遗址贝壳画图像成功复原复现,并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近日,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期刊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上。
?
两件贝壳画的多视图
本次研究的其中一件贝壳画:(a)CT处理后的图像;(b)线描图;(c)填充色块后的效果;(d)基于部分想象的最终图像效果
?
本次研究的另一件贝壳画:(a)CT处理后的图像;(b)线描图;(c)填充色块后的效果;(d)基于部分想象的最终图像效果 国科大供图
与山东地区的发现相比,这些绘画在风格和制作过程上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因受到埋藏环境的影响,河北灵寿县青廉村出土的中山国贝壳画图像遭到严重破坏,尽管如此,研究团队通过一系列精细的测试方法,成功对其画面进行了重建复原,并就颜料、工艺及其他相关问题给出了明确的解答。
根据形态学特征,这两件贝壳在分类学上归属于帘蛤科文蛤属。该物种主要栖息于我国沿海的潮间带和潮下带。自古以来,这种贝壳因其独特的药用和烹饪价值而备受珍视。两枚贝壳极有可能源自同一个贝壳个体,在中山国其他墓葬中发现有不少成对穿孔的贝壳,可佐证该判断。
总体而言,临淄徐家村南墓地与灵寿县青廉村墓地的贝壳画似乎同属一个时代,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颇为显著。这种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在战国时期的中国北方似乎极为盛行,其影响深远,一直延续至汉代。这些贝壳画题材丰富多样,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构图成熟精巧,因此具备了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ulher.2024.0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