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 北京天文馆学术报告詹姆斯韦布望远镜近红外相机宽视场无缝光谱
报告时间
时间:2023年7月6日下午2:30
演讲者/报告摘要
主讲人:孙凤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博士后。 孙凤舞是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现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培养的优秀天文人才。 2023年7月起,将在亚利桑那大学斯图尔德天文台从事博士后工作。 此前,他于20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天文系,2023年毕业于斯图尔德天文台(导师:Eiichi Egami和Marcia Rieke)。
孙凤舞主要利用毫米波干涉阵列(如ALMA、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干涉阵列)和太空望远镜(如JWST、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在宇宙学尺度上研究恒星形成星系。 他是2022年九位“ALMA大使”之一,也是JWST/NIRCam(近红外相机)仪器和科学团队的成员,该团队校准并接受了仪器的棱镜无缝光谱模式。 在最新的ALMA和JWST观测周期中,他领导并参与了多个观测项目,研究宇宙中星系的演化历史。
摘要:本报告将概述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JWST) 近红外相机 (NIRCam) 无缝光谱模式 (WFSS)。 通过静止参考系中光带的谱线(如[O III]和Hα),这种观测模式可以有效地对宇宙再电离时代的星系进行光谱识别。 在 NIRCam WFSS 模式下,只需约 10 分钟的曝光时间即可检测和识别红移大于 6 (z>6) 的星系。
本报告将重点开展以下研究:
1) 直接测量 z>6 时的 [O III] 和 Hα 光度函数。 我们发现[O III]光度函数在红移3到6处有明显的增亮趋势,而Hα光度函数的红移演化非常弱。 这证明了早期宇宙中具有强发射线的星系无处不在。
2) 发现并表征GOODS-S/N深场红移5-9大尺度星系的超密集环境。 像后发星团这样的祖原星系团在宇宙只有10亿年的时候就已经很常见了,它们贡献了宇宙总恒星形成率的大约50%。
3) 通过(亚)毫米波巡天(例如 ALMA)发现的“哈勃暗”(“HST-暗”)富含尘埃的恒星形成星系(DSFG),其光谱认证红移为 5 或更高。 这使得从光谱完整的 DSFG 样本中直接测量 z>5 处尘埃遮挡的宇宙总恒星形成率密度成为可能。
报告还将介绍 JWST Cycle-2 中型观测项目 MAGNIF (GO-2883)。 这项新的宇宙学实验将使用 NIRCam WFSS 模式来研究红移 6 至 9 的矮星系,并通过引力透镜放大来研究宇宙再电离时代的电离光子总数。
观看方法
快手平台扫码
通过北京天文馆快手账号观看报道直播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