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头条业余科学家在顶级天文期刊发表论文作者不介意被称为文科

  • 天文科普
  • 2024年06月17日
  • 没有系统学习过物理基础知识,但在该领域的顶级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并且是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双重身份。 合作者是天体物理学领域的大师。 他是一位自称“民科”的老梁,一位业余物理爱好者,这段不寻常的经历引起了网友的兴趣。 老梁是1977年第一次高考的大学生,虽然学的是拖拉机制造,后来自己创业做机电设计,但在年近50岁的时候,他又重新对物理研究产生了兴趣。 迄今为止,他已发表三篇论文。

紫牛头条业余科学家在顶级天文期刊发表论文作者不介意被称为文科

没有系统学习过物理基础知识,但在该领域的顶级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并且是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双重身份。 合作者是天体物理学领域的大师。 他是一位自称“民科”的老梁,一位业余物理爱好者,这段不寻常的经历引起了网友的兴趣。 老梁是1977年第一次高考的大学生,虽然学的是拖拉机制造,后来自己创业做机电设计,但在年近50岁的时候,他又重新对物理研究产生了兴趣。 迄今为止,他已发表三篇论文。 我不介意被称为“平民科学家”,但我认为业余科学研究必须遵守科学界的规则。

物理学博士生在知乎上提问

“民克”老人现身答话

近日,北大物理学博士生在知乎上提问:如何看待一位“业余科学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顶级天文期刊MNRAS上发表重量级论文?

他说这个“小民克”@liangzx 似乎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工程师,突然开始从事脉冲星和等离子体 Hue 物理方面的“小民克”研究。 除了他们父子之外,发表论文的第三作者是美国卡尔顿学院教授 Joel M. Weisberg。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作者组合,甚至连唯一的教授都不是第一作者,也不是通讯作者。”

没想到,这位“科普”老前辈梁老师亲自回答了这个问题,并讲述了自己的物理研究之路。 目前点赞数已达近7000人。

天文学术交流_天文学学术期刊_天文学术论文

“民科”老梁亲自回答了这个问题

老梁学的是拖拉机设计,后来创业开发汽车检测设备,确实与理论物理无关。

老梁1955年出生于河北农村,中学时就对物理产生了兴趣,但当时并没有机会深入学习。 幸运的是,他在高中时遇到了一位非常好的物理老师。 “他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专业,他教物理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所以我对物理的热爱深受这位老师的影响。”

1972年,老梁高中毕业回到农村,担任农机操作工,为生产队管理水泵、柴油机、拖拉机等机械。 虽然当时文化知识普遍匮乏,中学时我也没有学到多少物理知识,“但那五年里,我学到的物理知识并没有丢失,反而在实践中增长了。” 老梁还订阅了《河北科技报》和《航空杂志》,这在当时的农村是很少见的。

老梁动手能力强,在机械方面很有天赋。 他在村里很有名。 随后,他负责了26个生产队的机器维护问题。 当时他还发明了一种可以连接拖拉机和播种机的机械悬挂装置,大大节省了人力。 由于效果太好,县里还雇人做图纸,发文件推广,县广播电台也表扬了他。

1977年考入大学

物理试卷对他来说就是“小儿科”

老梁一直期盼着高考。 1976年,他写信给教育部,要求恢复高考。

1977年,高考终于恢复。 他如愿参加了,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物理试卷对他来说尤其“小儿科”。 但考虑到从农村出来,能上大学就不错了,他不敢根据自己的兴趣报考物理专业,而是选择了更好的录取方向,报考了农机学院。 。 为了提高录取率,他还把农机发明的资料收进了档案。

老梁因想学习拖拉机制造而考入华北农业机械化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 他在课堂上认识了现在的恋人,从此两人就在一起了。

大学时,他虽然学的是农业机械,但自学的是计算机,毕业设计也是纯软件产品。 20 世纪 80 年代初,在个人电脑 (PC) 出现之前,学校引进了中型电脑。 他使用此类计算机设计了一种软件,可以帮助优化汽车上的螺旋锥齿轮。 当时他们专业的老师不懂计算机编程,电气系的老师也不懂机械设计,所以只能由两个不同系的老师指导。 “其实我不需要太多指导,所有的问题都是我自己解决的。”

老梁在大学最喜欢的事情是物理。 他一生的梦想是像法拉第一样做物理实验,但毕业分配时他不敢提出这样的要求。 他和爱人一起被分配到唐山一所农机学校当老师。 他们在唐山工作了三年。 为了照顾父母,他们被调到石家庄一家农机厂工作。

老梁已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妻子是经理。 不过工厂不是很大,福利也一般。 月薪只有100多元,住房问题根本没办法解决。 “因为单位盖不起房子,我们也买不起,我很着急,后来我们决定辞职,一起出海。”

1994年,老梁和爱人一起辞职。 “很多人都说你们两个真是勇敢,当时出海的人虽然不少,但一般都是无薪留下来的,夫妻俩辞职一起出海的就更少见了。”

他们在偏僻的小巷里租了房子,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设计和开发高性价比的检测设备。 当时,中国汽车市场开始快速发展,老梁也赶上了好时机。 电子硬件、软件设计、机械设计、电子组装、机械加工全部由一个人完成,几个月内产品就研发成功。 “第一台机器卖到了7000元,我太高兴了。”

他一直专注于这个领域,后来达到了国内的前列。 他的一项发明甚至进入了国家标准。 两年多后,他们花了11万元买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我不再感到恐慌了”。

与儿子聊天激发对物理的热爱

父子俩开始一起学习

创业初期,工作很忙,老梁没有时间思考物理问题。 后来公司稳定下来。 有一天,他上中学的儿子做作业,和他聊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磁铁旋转时,它的磁场会跟着转吗?

这个问题激发了老梁长期以来对物理的热爱。 “可以说,没有儿子的参与,我不可能重新思考物理问题,走上这条路,更不可能取得什么成果。”

经过讨论磁场旋转的问题,父子俩坚信磁场不会随着磁铁一起旋转! 后来他们查了资料,发现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已经争论了一百多年,至今还没有定论。 法拉第和韦伯曾经争论过这个问题。 目前,一般物理学界基本支持非共转说,而天体物理学界几乎全部相信共转说。

他们研究的转折点发生在2004年8月21日。“我儿子突然提到有一种恒星叫脉冲星,说它的磁场随着恒星旋转,就像一座灯塔。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听说过脉冲星。经过相关介绍,我们断定磁场不能随中子星旋转,脉冲星灯塔模型一定是错误的。2004年8月21日凌晨,我突然想到太阳磁场反转周期为22年。如果太阳能塌陷成中子星,它的磁场可能不会停止翻转,而是翻转得更快。我们的磁场振荡模型(MO模型)由此诞生。那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同事的女儿结婚了,我一早就开车去帮忙,一路上我对这个想法感到非常兴奋。”

天文学学术期刊_天文学术交流_天文学术论文

他的用于进行磁冷冻实验的设备

在父亲的影响下,老梁的儿子也对物理非常感兴趣,并在高中获得了高级程序员证书,后来又去了吉林大学学习理论物理。

上大学后,父子俩的研究突飞猛进。

老梁没有学过梯度、散度、旋度的理论,也不知道傅里叶变换。 这些理论主要依靠他的儿子。 在磁力冷冻实验中,需要设计单片机电路,编写单片机程序,这也是我儿子的责任。 “我儿子的数学和物理都比我好很多,有时我的物理直觉也更好。如果我问一个问题并和他讨论,大部分都会被他证明是错的,但只要还有一点点就可以了。” ,会有用的。没关系,通过讨论慢慢成熟。”

天文学学术期刊_天文学术论文_天文学术交流

老梁的磁冷冻试验设备

老梁以前没有英语基础,但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基本能看懂专业论文。 我儿子和我爱人的英语都很好,写论文和邮件的时候他们都会修改。

与顶尖学者合作发表论文

感谢遇见伯乐

2006年,一个国际物理会议在北京召开,他们参加了,“我想听听别人的研究,然后在那时发布我们的模型。” 他们的MO模型认为,脉冲星的磁场振荡和脉冲辐射存在90度的相位差。

会议期间,一位专家根据磁冷冻理论认为这个模型是错误的。 老梁第一次听说这个概念,他和儿子就进行了推演,找到了它的漏洞,并做了三组实验。 实验证明理论正确后,发表了两篇SCI论文。

他们写了第一篇论文,将其提交给学术预印本网站 arXiv 时需要审稿人。 他们不认识任何专家,于是给100多位行业专家发了邮件,有4位专家回复说愿意提供帮助。 其中之一,来自世界著名卡尔顿学院的物理学教授Joel M. Weisberg,已在《自然》、《科学》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与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瑟夫共同署名的论文近30篇泰勒. 当时老梁并不知道韦斯伯格教授有多重要,只知道他是在做脉冲星研究。

在 arXiv 上发布模型后,他们继续深入研究,找到了测试模型的“黄金标准”。 2014年,他们在顶级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发表了论文。

这篇论文经历了一些波折。 “我们联系了一些专家,有的专家觉得这个理论很好,说应该尽快提交。” 他们将其提交给《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并推荐韦斯伯格作为审稿人。 韦斯伯格提出了一些问题,涉及更先进的理论,例如相对论。 老梁父子的理论积累还不够。 “我说这个不好办,但是杂志编辑可能看中了我们的稿件,给我们出个主意,我们可以听听审稿人的建议,如果他有更多的建议,把他加到谢谢里”如果有更多的建议,可以将他列为共同作者,然后更换审稿人。我会用这种方法向Weisberg表明我们的写作能力有限,我们要求您成为共同作者。一开始,他不同意,说这个理论是你提出的,我不能占你的便宜,我说如果你不加入,我们的论文很难达到发表标准。

韦斯伯格加入后,他们又讨论了三个月,韦斯伯格将粗糙的原始论文变成了漂亮的论文。 “我们一起完成了那篇论文,我是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Weisberg 教授是我们的伯乐。”

天文学术交流_天文学学术期刊_天文学术论文

论文终于成功发表

该论文还得到了加州理工学院资深教授的支持。

评审员领导的团队使用他们的方法验证了灯塔模型。 老梁与他们进行了几十轮的交流讨论,帮助他们纠正了一些错误。 之后,他们将老梁父子加入了作者名单。 想要做出贡献。 “我们拒绝签字,因为根据我们的直觉,我们认为肯定有问题,所以我们敦促他们推迟发布,让他们发送数据,我们再检查一下。但他们急于发布,让我们在致谢列表的末尾。,并将其提交给该领域的顶级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

该团队声称利用老梁发表的方法,几十年来首次证明了灯塔模型的正确性。 “那就说明我们的MO模型是错误的,我们当然不服气,我们来到了他们论文的数据,很快就排查出主要问题,他们用的一个关键数据,从高精度换成了低精度。如果用“高精度的数据,他们的结果不再成立。当我们把这个发现发给他们时,我们以为他们会主动撤回论文,但不幸的是,他们保持沉默。”

他戏称自己是“平民”

做研究有自己的原则

“民科”是指从事科学领域研究但没有接受过正规科学训练或没有获得科学专业学位的人。 对于一些不遵循逻辑和经验证据的业余科研人员来说,它甚至是一个戏称。

老梁不介意被称为“民克”,他甚至称自己为“民克”。 老梁说,科学研究不一定是专业专家做的。 孟德尔的职业是一名牧师,他通过实验发现了遗传学的基本规律。 但遭到当时专家的否认,并被埋葬了40年。 现在遗传学已经进入了孟德尔的领域。 德尔时代。

在天文爱好者聚集的木府天文论坛上,他与一些人发生了争执,“我脾气很好,不给他们丢脸,我只是想谈谈科学,尽可能多地讨论。如果别人提出的建议很好,那你就得改变自己的想法了。”

事实上,他与其他“平民”发生过多次对抗。 “我和一个‘平民’辩论,用了几种计算方法来证明他的错误,他就是不服,没办法和这样的人讲道理。”

老梁说,他有一个原则:“我只有看清楚对方错在哪里,我才会和对方争论。如果我看不到对方的问题是什么,或者我看到了但看不到对方的问题,我就会和对方争论。”我没有能力说服对方,我也就忍了。” ,闭嘴,走开。”

这些年,老梁基本上把业余时间都花在了物理研究上,实验都是在家里做的。 父子俩正在打磨一篇新论文,他们相信这篇论文将证明灯塔模型是错误的。 “这次我们将提出两个预测供全世界学者验证。验证这两个预测不需要新的观察,只需挖掘旧数据即可。如果我们的新预测能够得到证实,MO模型将正式成为竞争的灯塔模型楷模。”

紫牛新闻记者|宋世峰

编辑|张冰晶

编辑|万慧娟

主编|陈迪臣

图片及视频资料:受访者提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