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测绘部门认可湖北日报竖版世界地势图
国家测绘部门认可湖北日报竖版《世界地势图》
2013年10月6日,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郝晓光博士向记者透露,9月23日,他主编的竖版《世界地势图》已获得审图号、书号,正式进入湖南地图出版社的出版流程,将很快面向读者。这个消息意味着,以前400多年的横版传统地图的地位被颠覆了。
1584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创作了第一份中文世界地图,其设计框架一直沿用到现在。传统的地理分割方式以经线为基准,但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缺陷,比如变形严重。而竖版《世界地势图》则采用纬线作为主要分割标准,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现两极地区的完整形态,从而使得全球的地理关系更加真实和精确。
例如,在传统的地球上,由于变形问题,人们无法看到南极洲的全貌,只能看到一个被拉伸的白色区域;而在新版本的地图上,南极洲就像是躺在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就像一只正要展开翅膀的大孔雀。此外,由于变形问题,南极洲在地表面积上应该是澳大利亚的一半,而传统地图却显示它比澳大利亚还要大三倍。
《世界地势图》是郝晓光主编的四幅系列世界地圖中的其中一幅。他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这一设想,并在2002年完成了编制工作。在经过11年的努力后,该作品最终获得了国家测绘局批准,可以进行正式出版。
郝晓光表示,这些年来尽管这套新型地球图片未曾得到广泛公众认知,被一些人称为“另类”,但已经广泛应用于科学考察、国防战略规划、航空导航等领域,其中包括国际著名研究机构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考察队,他们都采用过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他基于这些数据所做出的研究成果,还促成了我国北斗卫星系统覆盖范围从北京飞往纽约时会经过北冰洋而非太平洋,从而缩短航行距离8000公里。
(来源:湖北日报 2013-10-07 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