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媒体报道中科院测地所揭开长江深处秘密超深探油计划启动至6000米以下
天文媒体报道:深邃长江秘境探寻,中科院测地所勇攀6000米挑战!150年前,人类在21米之下开启了石油工业的序幕,而120年后,4500米之下揭示了石油的神秘面纱。如今,我们正站在一场新的征程——超深层探索前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追求科技进步,更是为了延缓“油尽灯枯”的时刻。
毛伟建教授,他曾在世界领先的石油勘探公司担任首席科学家,在欧美研发中心工作27年后回国,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他现在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专项中的超深层地球物理勘探基础与应用研究课题负责人,将国家级项目引向超深层地球物理综合研究。
在这个领域,被认为是“深层”的4500-6000米,其上方,即6000米以上,是我们正在努力触及的“超深层”。全球已知的超深层油气田数量微不足道,只占可采储量的一小部分。这让人好奇,为何还要如此努力?毛伟建解释说,根据2013年的统计数据,全世界共有122个位于北美、巴西等地区的巨大未被开发的潜藏资源,这些都蕴藏着重大的战略价值和创新潜力。
他的团队已经在三维弹性波理论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水平,“以前我们的地震勘探主要依赖声波理论,但现在我们正从声波转向弹性波,以此提高成功率。”通过使用弹性波进行三维成像,不仅能提供更准确的地质结构信息,还能分析地下物质属性,对于寻找新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这也意味着目前面临的是一个极其困难的问题。如何处理海量低信噪比数据以提取相关反射信号并还原真实地下状态,是他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目前,他们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数据采集,并开展相应处理模拟和成像创新研究,以为我国在这方面提供支持。
随着我国对外依存度日益增加,对国内能源安全更加重视。毛伟建强调,本月18日,我国成功试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这只是冰山一角,中国将继续发现更多隐藏在地下的宝贵资源。
(来源: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21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