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中国地下水位下降研究天文学媒体报道揭示水资源危机
在中国,新研究表明,一些地区的地下水位正在下降。科学家们利用卫星重力测量数据、水文模型以及现场观察来研究三个中国盆地的地下水储存变化。
他们发现,北方平原的地下水位自2002年以来每年下降了六到八亿吨,这主要是因为长期干旱和过度开采导致的。东北地区的地下水储存有显著的一年一年的波动。在辽河流域,从2005年到2009年,地下水消耗迅速,每年的损失约为五亿吨。但自2010年以来,由于雨量增加,储备开始逐渐恢复增长。
地下水对全球水循环至关重要。一些城市,如北京和天津,对其地下水进行了有限开采,以促进其上升。
这些研究人员来自中国科学院测绘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以及俄亥俄州立大学。他们的发现已在《遥感》杂志上发表,并于4月26日发布。此外,他们还指出,在这次干旱期间,有些地方由于缺乏充足的雨季,其下层地层甚至出现了“死亡”现象,因为没有足够的地面径流补给以维持其生命周期。这进一步加剧了当地居民对此问题认识上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