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授时中心派员参加IGMA及ICG S组性能标准小组会议探讨科研进展与自然界时效同步
在5月14日至16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系统信号与服务工作组(S组)的国际监测评估(IGMA)研讨会及系列会议在荷兰诺德维克举行。作为国家授时中心的一员,我副研究员贺成艳参加了这次盛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GNSS卫星导航系统相关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技术交流。
在研讨会上,我代表中国北斗系统做了一场题为《BDS Service Definition Document》的报告。在报告中,我详细介绍了我国北斗公开服务性能规范,并阐述了这些规范与公开服务性能规范指导文件之间的联系。此外,我还对未来北斗性能规范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解释。
除了参与IGMA研讨会和相关任务组会议之外,我还出席了ICG S组性能标准小组会议。这期间,我全程参与并与其他参会代表进行了深入沟通。我还有幸参观了欧洲空间研究与技术中心(ESTEC)的接收机测试设施、伽利略处理中心、UTC实验室以及伽利略有效载荷实验室等,并受邀参加了伽利略参考中心(GRC)的正式启动开幕式。
通过本次IGMA研讨会及任务组会议、ICG S组性能标准小组会议以及其他相关活动,我们成功展示了中国北斗系统在iGMAS领域最新进展和取得的重要成果,这对于推动国际监测评估及性能标准规范的统一制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通过与美方代表的深入交流,我们明确了中美互访机制和后续工作计划,为即将召开第一次子工作组会议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