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郝晓光与他的竖版天文世界图谱自然界中的星辰之谜解开

  • 科研进展
  • 2025年02月02日
  • 在一场集体沉默后,会场里响起了低语和讨论。有人指出:“美国不应该位于中国的东面,而是北面。”这句话来自于郝晓光,他是一位研究员,也是今天的演讲嘉宾之一。 多年前,在2006年的一个研讨交流会上,专家们介绍了二代北斗卫星系统的布局方案。在那个时候,按照设计方案,北斗卫星主要覆盖中国及其周边地区向东延伸数千公里,但仅在中国最北端停留。郝晓光当时就提出异议:“这样忽略了‘北冰洋方向战略需求’。”

人民日报郝晓光与他的竖版天文世界图谱自然界中的星辰之谜解开

在一场集体沉默后,会场里响起了低语和讨论。有人指出:“美国不应该位于中国的东面,而是北面。”这句话来自于郝晓光,他是一位研究员,也是今天的演讲嘉宾之一。

多年前,在2006年的一个研讨交流会上,专家们介绍了二代北斗卫星系统的布局方案。在那个时候,按照设计方案,北斗卫星主要覆盖中国及其周边地区向东延伸数千公里,但仅在中国最北端停留。郝晓光当时就提出异议:“这样忽略了‘北冰洋方向战略需求’。”

他拿出了自己精心编制的地图,比划着解释说:“当时我们考虑的是传统世界地图展现出的中国与世界的地理关系,以及太平洋方向的战略需求。但实际上,就像这幅地图展示出来的那样,是横穿北冰洋才是中国与美国之间更近的线路。”

郝晓光绘制的地图有四个不同版本:东、西、南、北半球,每个版本都有独特之处。他改变“二代”设计覆盖范围的是南半球版。在那张地图上,印度洋位居中心,以往偏居南端、“被压成横条”的南极洲得以“本来面目”示人。

单之蔷表示,从利玛窦画出以中国为中心《坤舆万国全图》以来,有400多年时间中文世界地图一直没有脱离这个框架。而郝晓光新版世界地图颠覆了过去单个角度看地球的问题观。

早在2002年,郝晓光就完成了一套4个版本组合的地图,并在航空、科考等领域应用,但直到2013年,这套系列地图才获得官方认可并出版。这次,他正计划让这些地 图进学校入教材,让三维地球最全面展现在平面上,让世人熟知另一种视角下的地球形象。

尽管挑战国人的400多年的“世界观”显得困难重重,但郝晓光坚持己见。他认为,一张完整且符合真实标准的地球表达需要东西南北四张不同的视角才能完成。他的工作不仅限于科学探索,更涉及文化创新和教育改革,将在地理学中发现新的可能性和意义,为人类对宇宙理解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