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土资源报天文学视角下的地球自然探究
在2009年的第26次南极科考中,传统地图上表现雪龙号航线时,因投影关系产生了视觉偏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郝晓光设计了一套全新的世界地图,以南半球版为例,这些视觉偏差被避免了,航线被真实展现出来。长城站与中山站的地理位置清晰明确。
地球是圆的,但将立体的地球反映在平面的地图上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2014年1月,湖南地图出版社印制了审图号为GS(2013)1769号的《世界地势图》,这是世界上第一张竖版世界地图,彻底颠覆了人们头脑中关于世界的固有认识。
新版世界地图一共有四张,是由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郝晓光设计主编的。对于自己的得意之作,郝晓光从来不掩饰对它的赞美“绝对是神来之笔”,是“顺着逻辑和观念自然流淌而出”。
国际上通用的世界地图只有两种,它们都有一个共通的弊端——无法准确表述南北两极与世界的地理关系。在实际操作中,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幸运的是,郝晓光顺利找到了完美横切地球的方法。“不多不少刚刚好只有两条。”这条纬线与北美洲擦肩而过,而另一条纬线则是在南北美洲之间穿过中美洲,因此南北美洲都是完整无缺的。
除了科学研究,郝晓光同时还进行哲学探索,在他看来,新版世界地図也是两者融会贯通之后自然而然产生出来的:“有了地球仪后,我们为什么还要有地圖?因为地球仪表现的是真,而地圖表现的是美。”
遗憾的是,这套新编《系列》推广到寻常百姓家去仍未实现,一般人不可能在市场上买到这套新编世界 地圖。不过为了获得印制许可证,郝晓光十多年间数百次往返于武汉和北京之间,他说:“这是个全新的作品,我之所以能够坚持15年,就是因为国家测绘局和行业内专家的支持、帮助和鼓励。”
对于新版 世界 地 图 的未来,有信心,又带着科学家应有的理性严谨:“新编 世界 地 图 的出版工作用了15年,而推广和普及工才刚刚开始”。他的目标是把新编系列 世界 地 图 推广到高中 地 理 教材 中 去。这是一项伟大而快乐的手工作业,对于那些追求真实、精确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