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授时中心科研进展亮相第32届欧洲时间频率年会

  • 科研进展
  • 2025年02月02日
  • 在4月9至14日间,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研究员刘涛等人代表团参加了在意大利都灵举办的2018年第32届欧洲时间频率年会(EFTF)。这次活动不仅吸引了来自意大利国家标准计量局、德国物理技术研究所(PTB)、法国巴黎第十三大学以及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等国际知名机构的专家学者,还促进了各领域之间的深入交流和合作。 会议期间

国家授时中心科研进展亮相第32届欧洲时间频率年会

在4月9至14日间,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研究员刘涛等人代表团参加了在意大利都灵举办的2018年第32届欧洲时间频率年会(EFTF)。这次活动不仅吸引了来自意大利国家标准计量局、德国物理技术研究所(PTB)、法国巴黎第十三大学以及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等国际知名机构的专家学者,还促进了各领域之间的深入交流和合作。

会议期间,张颜艳和臧琦分别做出了题为《国家授时中心量子频标研究室光频梳发展进展》、《实现10^-21级别两向光相位比较》的口头报告,这些内容受到了广泛关注。除了报告之外,国家授时中心还展示了多个科研项目的海报,并激发了一系列热烈讨论。此外,参与人员还有机会参观位于都灵的意大利国家标准计量局实验室,与当地科学家进行实地考察。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的欧洲时间频率年会是国际上在时间频率领域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学术盛事,它提供了全球关于频率和时间领域科学研究和工业发展最新进展及趋势信息。会议内容涵盖材料科学、谐振器设计、电路工程、微波技术、传感器应用、高精度计时系统开发以及GNSS技术等众多方面,为相关领域提供了一站式了解最新动态的平台。通过这样的交流与学习,不仅提升了各方对未来科技前沿洞察力,也推动了全球科研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与加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