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学术报告揭秘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震秘密与未来预测
报告题目:深度解析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震活跃性与未来预测展望
报 告 人:梁春涛 教授(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
报告时间:2019年8月23日(周五)10:00
报告地点:导航楼四号会议室
报告摘要:
随着汶川和芦山地震的发生,龙门山断裂带南段这一未经破裂的区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探究该区域的地震活动性,我们组在此地区设置了70多个临时地震监测站,捕捉到了Mc= 0级微小地震活动,并发现微小地震数量与降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微小地震b值分布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变化。我们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微小地震的空间分布与中下层的地壳强度高的四川盆地基底延伸带存在正相关关系。
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即由于水平应力的差异,四川盆地基底向西延伸的一部分,在空区被破坏并产生部分熔化,而这导致中下层的地壳失去了弹性能力,从而无法积累足够能量来产生大规模的地质活动。而前方和内陆的大邑断裂则位于四川盆地基底之上,是一个弹性的应变区,因此它们显示出较高的微小运动活跃程度以及较低的b值,有潜力发生更大的动乱。
简介:
梁春涛教授是一位杰出的地球科学家,他拥有博士学位,并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和孟菲斯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他目前担任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系主任,并且是该校特聘专家、省优秀专家。在他的研究领域包括青藏高原东缘深部结构及动力机制、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震活动性、以及微尺度监测技术等方面。他已经发表了20多篇SCI论文,并获得了多项奖励。
通过本次研讨会,我希望能够分享我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对未来可能发生在地域的地质事件进行一些预测。这将有助于提高我们对于这种自然现象理解程度,同时也为公共安全提供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