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我国研究团队在天文媒体报道中突破卫星重力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社会科技进步
在我国,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近日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成功研发了卫星重力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关键核心技术。这一成就使得我国在重力卫星数据处理和应用方面实现了独立自主。
这项技术对于卫星重力测量来说至关重要,它是一种利用卫星来监测地球质量分布和迁移所引起的重力场变化的方法。这种技术在地下水资源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我从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了解到,该所的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地测量精密探测新理论与新技术”创新任务团队和“卫星大地测量与全球变化”研究团队,在高精度时变重力场产品研制以及软件系统开发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据介绍,这些高精度时变重力场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空间研究中心、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和德国地学中心等机构开发的一系列同类产品相比,其性能相当。此外,研究人员还自主开发了一套包括反演软件系统及卫星重力应用软件系统在内的独家知识产权工具,这些都已获得相关软件著作权。
中国科学院负责人表示,这些成果不仅实现了对卫星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而且为下一代重力的模拟仿真、区域水资源管理利用以及相关的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宝贵参考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这两颗距离地球表面约400多公里的小型卫星实施连续监视,可以捕捉到微小的地球质量迁移导致的地球围绕轴线转动速度变化,从而判断出每个点在地球上的质量分布。由于这些微小改变可以通过计算两颗卫星之间彼此间距发生的小幅度改变来反映,因此我们可以准确无误地将这些信息用于地下水资源监控。在华北和东北地区,对于地下水进行这样的监控,为科学家们揭示了一系列重要发现。(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