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媒体报道长江日报融媒体的天眼听见地球渴望科学家揭示地下水枯竭之谜

  • 科研进展
  • 2025年02月02日
  • 东北地下水超采问题再次引发关注,自然资源部即将召开专题会议。科学家们通过卫星数据发现,西辽河地区的地下水年均损耗量达40年三峡蓄水量级别,而华北地区仅需五年即可达到同样水平。这一区域被誉为“内蒙古粮仓”,然而自1980年代以来,该地区地表水断流现象频繁发生。 冯伟团队利用重力场恢复与气候实验卫星(GRACE)进行观测,通过精确测定地球时变重力场来反演地表及内部质量迁移过程

天文学媒体报道长江日报融媒体的天眼听见地球渴望科学家揭示地下水枯竭之谜

东北地下水超采问题再次引发关注,自然资源部即将召开专题会议。科学家们通过卫星数据发现,西辽河地区的地下水年均损耗量达40年三峡蓄水量级别,而华北地区仅需五年即可达到同样水平。这一区域被誉为“内蒙古粮仓”,然而自1980年代以来,该地区地表水断流现象频繁发生。

冯伟团队利用重力场恢复与气候实验卫星(GRACE)进行观测,通过精确测定地球时变重力场来反演地表及内部质量迁移过程。他们是第一个使用该卫星观测地下水损耗情况的团队,他们的研究显示华北深层地下水超采严重,并且这种“化石水”的深层地下水可能几千到几万年的储存时间,一旦用完就会彻底枯竭。

冯伟解释说,与传统卫星不同,重力卫星能够在天上观测地球上的质量变化,就像是给地球称体重。结合这两种技术,可以可靠地测算地下水量变化,尤其是对深层地下水的情况有所了解。而武汉科学家的研究进一步系统分析了西辽河流域自1980年代以来的陆地和 groundwater时空变化,这些发现强调了受长期气候干旱和人类活动影响,加速了该区域的地下储量亏损速度。

随着此类研究成果的公布,如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华等人也呼吁关注东北地区的地下超采问题,并对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警告。冯伟团队计划继续扩展这一工作,对中国各主要流域进行类似的分析,为国家提供更全面的监测和管理决策支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