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的地球秘密行星撞击的巨大遗迹比月亮还要辉煌
在遥远的45亿年前,地球正处于形成初期,那时的一次史诗般撞击事件不仅塑造了我们的卫星——月球,还可能隐藏着一个比月亮更为庞大的行星残骸。最新研究揭示,这颗被称为忒伊亚的行星撞击后,其部分物质可能沉入了地球内部,形成了一片面积超过非洲和太平洋陆地之和、体积则是月球两倍的大型“超低速度区”。
科学家们通过分析地震波数据发现,在地球下层地幔中存在一些异常密集区域,被称为“超低速度区”。这些高密度区域可能就是忒伊亚撞击后留下的残骸,它们在地幔最底层堆积,如同熔蜡般缓慢地下沉,不与周围物质混合。
这项研究首次将超低速度区与忒伊亚联系起来,并通过数值模拟来解释它们的形成过程,为探究月球起源和地球演化提供了新的线索。尽管这个理论仍需更多证据支持,但它提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事实:我们所知的地球历史中隐藏着一个如此庞大的未知领域,即一颗行星规模的残骸深藏其内。
对于如何理解这一现象,有不同的看法。一种理论认为,月球是从早期太阳系尘埃云中一起形成并随后撞向地球,而另一种则认为它来自外部飞来的天体,被地球引力捕获。但无论如何,45亿年的古老冲撞已经赋予了我们对此宇宙奥秘的一瞥,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我们的地表及生命都受到了那场无形力量影响。
这样的发现不仅增进了解早期太阳系历史,也激发人们对于未知世界探索的热情。在这个浩瀚宇宙中,每一次挖掘,都有可能揭开更多关于过去、现在以及未来迷雾中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