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科技风潮来临中国版ChatGPT竞争激烈众神云集你还在犹豫吗现在上车的时机究竟如何
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中,ChatGPT的热度持续攀升。3月21日,阿里巴巴技术副总裁贾扬清宣布辞职,并传闻其新创公司将关注包括大模型在内的AI应用;3月19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宣布筹组Project Al 2.0,不仅要做中文版ChatGPT,而且目标更为宏伟;百度3月16日发布文心一言,这款产品成为了街谈巷议的高频话题。这些动作激发了国内外对ChatGPT领域机会的讨论,对于创业者而言,现在上车晚不晚?
自2月4日ChatGPT首次登上微博热搜以来,这把“火”已经在国内持续燃烧了近两个月。从科技公司入局到行业大佬如美团“双王”、搜狗原CEO王小川、京东集团原高级副总裁周伯文等广发“英雄帖”,ChatGPT在国内市场风云不断。
国内科技界的大拿们持续下注 ChatGPT,如贾扬清辞职创业,将专注AI架构方向和大模型应用,以及李开复筹组Project Al 2.0,不仅要做中文版ChatGPT,更有着更大的野心。而就在3月15日,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透露了公司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即全力自研生成式大语言模型技术,同时占据场景做产品。
百度发布的中国版ChatGPT——文心一言,在发布后引起轰动。在它背后,一众品牌争相“上车”。这也让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智能化之争仿佛被打响。此外,与百度智能云基于文心一言展开合作咨询已达到6815条。
尽管如此,有分析认为,这些事件显示出一种急功近利的情绪,且可能过于操之过急。不少行业人士指出,从实际效果来看,文心一言仍然存在不足,比如内容创新和语言智能水平上的提升空间。然而,也有声音认为给中国版ChatGPT一些时间,是合理的,因为这是未来智能化发展方向的大模型是基础设施。
天风证券的一份研报预测,上半年市场或能看到文心一 言在ToB业务方面取得进展,而随着ToC业务推进,或许会出现像微软NewBing这样聊天机器人的出现。这也意味着对于那些能够迅速开发重要应用服务的大型企业来说,他们或许才是真正获得成功机会的人选。而那些基于通用大语言模型开发关键服务的小型企业,则可能成为未来的新巨头之一。
编辑:沈钊
来源:羊城晚报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