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学的舞台上伺服电机行业如同激烈的角逐每一家品牌都是独具风范的战士他们各有千秋展现出不同的战斗力
近年来,伺服电机行业的发展步伐加快,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目前,这一行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其中日本和欧美品牌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随着技术进步,国产品牌也正逐渐崭露头角。在未来,随着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预计2026年伺服电机行业将达到225亿元的市场规模。
在主要上市公司中,有松下电器、安川电机、三菱电机、西门子等知名品牌,以及汇川技术、华中数控等国产企业。这些公司提供了核心数据,如全球伺服电机需求量、中国市场规模以及我国下游应用占比。
受益于广泛的应用领域,伺服电机行业需求稳步增长。自2010年起,全世界每年的伺服系统需求量都在增加,从2375万台到3573万台,再到3783万台左右,每年的增幅都显著。此外,由于其精度高、矩频好和过载能力强等优势,使得伺服系统在工业自动化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截至2019年,我国伺服产品已经普及,并且由于性能优异,在多个领域如工业机器人、高端电子制造设备等有所突破。根据工控网统计,我国2019年的伺servo 电机市场规模达到了142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6.77%。
虽然竞争激烈,但不同派系品牌各有特色:日系品牌以可靠性和性价比为特点,而欧系品牌则以高性能和开放性为卖点;台系品牌则以低廉价格吸引消费者。而国产企业也正在通过自主研发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比如汇川技术已接近国际标准,其产品替代率逐步提高。
下游应用方面,我国最大的使用场景是数控机床,其次是电子制造设备、包装机械等。我国数控车床采用的是两种类型的伺服系统,一种用于进给动作,一种用于主轴驱动,这两者的要求不同,因此对应不同的性能指标。
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推动,加强前瞻部署与关键技术突破,将进一步推动国产数控车床发展。此外,对于促进大中型企业持续发展而言,无论是通过集散控制系统还是通过过程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不仅从客观需求出发,也可以从其巨大作用看待,未来这项产业将会持续扩张,以2026年的225亿元作为目标之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