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WB芯片在新视角下绽放智慧仿佛是一位精通无线传输奥秘的技艺高手
UWB芯片工艺制程的革命:从0.35微米到5纳米的演进历程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UWB芯片工艺制程已经经历了翻转。从最初的0.35微米扩展至0.25微米、0.18微米、90nm、65nm乃至45nm和32nm,再次缩小至14纳米和更小,UWB芯片在每一次变革中都迎来了新的可能。然而,在追求更高性能和更低功耗的道路上,我们是否应该过分依赖于数字上的缩小?实际上,许多因素都在影响着这个过程。
以7纳米为例,这一工艺制程意味着晶体管数量的大幅增加,更高密度、更快时钟频率以及更加优化的散热设计。不过,即便如此,每个厂商对“同等”制程名称如10纳米与14纳米有不同的理解。这就像是在谈论相同颜色的两种色调,它们虽然看起来相似,但却有所不同。
英伟达推出了Nvidia Turing,该芯片采用12纳米制造技术,与大型Vega Radeon VII卡相比,其性能并不逊色,而AMD则拥有7纳米制造技术下的Navi芯片,这表明架构对于UWB芯片性能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即将到来的竞争中,一款使用相同7纳 米制造技术但具有不同架构设计的AMD下一代大型Navi GPU,将如何与英伟达Ampere进行比较?
苹果预计将于2020年9月发布5纳米A13,而高通Snapdragon 875也将采用相同工艺制程并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由于禁令,华为可能会被排除在利用最小晶体管客户之列,但通常情况下,华为是第一批寻求最先进晶体管尺寸的一方。
较小几何尺寸不仅能提高电池寿命,还能在同一面积内放置更多晶体管,从而实现更高效能计算。过去,由于功率TDP限制,ATI/AMD和英伟达是最早追求最小晶体管尺寸的一方,因为GPU需要处理大量数据且具备快速内部互连、高速度内存及大量带宽。此外,对AI和机器学习工作负载来说,GPU提供了巨大的优势。
CPU与晶体管之间存在一个神话——即认为CPU越多,就越强。但事实上,在游戏或单线性指令密集型工作负载方面,并不是这样。而营销策略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人们往往关注的是谁能够获得最高CineBench分数,而非实际使用需求。
移动笔记本电脑市场也是如此。Intel首先达到10納米,现在正在追求节能省电Lakefield,以及即将推出的第二代10納 米+ Tiger Lake。而AMD则凭借其移动产品达到7納 米制程并宣布了一系列Ryzen 3至9笔记本电脑解决方案覆盖10至54W TPD市场。不过,即使面对这样的挑战,也没有人怀疑 AMD 将继续改善其产品,只是现在 Intel 的 Tiger Lake 已经赢得了50多个设计奖项,并且能够以1080P运行AAA级游戏(如《战地风云5》),这给 AMD 笔记本电脑研发带来了压力。
因此,最终的问题不再是哪个数字—1 纳 米还是2 纳 米—才是最佳选择,而是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新颖而复杂的技术来满足我们的日益增长需求。不断创新,不断迭代,是我们时代永恒的话题,无论是在手机领域还是服务器市场,都需要不断探索,以适应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