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首次对南极洲观测站选址进行综合考察

  • 科研进展
  • 2024年06月17日
  • 在我国即将举行的第24次南极科考中,中国天文学家将首次参加南极内陆科考队,对南极穹窿A(Dome A)地区的观测站选址进行全面考察。 建设自动天文观测站,架设多台望远镜和十层左右高的气象观测塔,开展天文研究。 国家天文台首席研究员周旭和中国南极天文中心办公室主任朱振西副研究员将承担南极天文科考任务。 两位天文学家正被选为预选队员,参加国家海洋局西藏极地办公室组织的南极内陆科考高原选拔训练。

中国将首次对南极洲观测站选址进行综合考察

在我国即将举行的第24次南极科考中,中国天文学家将首次参加南极内陆科考队,对南极穹窿A(Dome A)地区的观测站选址进行全面考察。 建设自动天文观测站,架设多台望远镜和十层左右高的气象观测塔,开展天文研究。

国家天文台首席研究员周旭和中国南极天文中心办公室主任朱振西副研究员将承担南极天文科考任务。 两位天文学家正被选为预选队员,参加国家海洋局西藏极地办公室组织的南极内陆科考高原选拔训练。

“在南极内陆穹窿A进行天文观测是全世界天文学家的梦想,但这个理想仅靠天文学家很难实现,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我国已经在南极内陆穹窿A进行了天文观测。”南极穹窿A区已经进行了四次科考,今年将进行第五次科考,这为中国天文学家实现理想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周旭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说。

近十年的科学研究表明,南极洲是地球表面毫米波、亚毫米波、射电和红外天文的绝佳观测地点。 南极穹顶A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海拔4100米,冬季最低气温-83℃),极有可能是南极地区最好的天文观测地点,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推测。

此次南极之行,我国天文科考首先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在全球首次测量穹顶A的天文选址参数,为在南极建设大型观测站提供科学依据。圆顶A; 第二项任务是在南极穹窿A建设自动天文观测站,开展南极地区首次光学天文实验观测。

据朱振西介绍,这座自动天文观测站主要由4台145毫米口径反射式大视场望远镜、1台太赫兹望远镜、2台GATTINI望远镜、2台大气湍流监测设备、1台声呐组成。 设备组成。 此外,还有4台可自动切换的发电机和一台中央控制电脑。 为了连续、准确地记录南极穹窿A区的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数据,为今后大型望远镜塔的高度提供依据,一台30米高的自动气象记录仪大约也将安装在圆顶 A 上。 它有十层楼高。

“一旦这些计划顺利进行,我国未来将能够主导南极大型天文观测设备国际合作项目,这将成为我国天文界拥有世界先进望远镜的重大机遇。” 周旭表示,一旦确定南极穹窿A适合建设观测站,我们设想未来在那里建造一个由400台望远镜组成的巨大矩阵,开展变星统计研究、寻找系外行星、宇宙暗物质、暗能量、星震等(记者张建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