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观院士从3171号小行星到科学晨星
2021年11月5日,中国天体物理学奠基人王守观院士(已故)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王守观是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科学教育家。 他是中国射电天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1993年,这颗小行星被赋予国际永久编号3171,并被命名为“王守观”。
王守观长期主持我国天文学的全面发展,照亮了我国天文学的发展道路。 而他始终关注年轻人的成长,“为明天的优秀科学家创造机会”,为科技人才的早期发现和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1月28日,王守观去世。 在他的追悼会上,没有哀乐,只有循环播放的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 他的一生确实像一颗明亮的星星,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
“当时我并没有多想,这只是本能的选择。”
1923年1月,王守观出生于福建福州。 1936年,13岁的王守观顺利考入马尾海军军官学校。 他原本想将来成为一名水手,航行大海,保家卫国,但由于近视,他改行造船。 1943年,王守观毕业于马尾海军军官学校。 1945年,他通过公费留学项目,前往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深造。 学院就在著名的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街对面,这就是他对天文学迷恋的开始。
1945年,英国格林威治造船班6名学生合影(前左一为王守观)
1949年,王守观给时任伦敦大学天文台台长的格雷戈里先生写了一封求职信,就一些天文学问题征求意见。 他的能力得到了对方的认可,因此获得了在天文台工作的机会。 就这样,王守观“转行”离开了皇家海军学院。 1950年,他正式受聘为伦敦大学天文台助理天文学家,开始了新的天文学科学生涯。
1951年,王守观(左一)与伦敦大学天文台同事合影
1953年,接到时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玉哲的邀请,王守观义无反顾地带着爱国热情回国。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到处都是废墟,需要振兴。 作为中年骨干,王守观与张玉哲、李衡、陈遵贵等老一辈科学家一起,从无到有,投身于建设我国现代天体物理学事业。
紫金山天文台成立50周年“老同志”合影。前排左起李建成、孙克定、张玉哲、陈尊贵、陈占云; 第二排左起王守观、奚泽宗、罗定江、李渊、吴守贤; 第三排左起叶淑华、苗永瑞
“里面的苦味,甜得像糯米”
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建设迫切需要“大地测量和测绘”。 当时,测绘部门向中科院提出紧急提高时间信号(授时信号)的精度,以满足野外“天文大地测量”的要求。 紫金山天文台于1955年启用,决定派王守观到上海主持这项工作。
当时,徐家汇天文台是我国唯一的授时机构。 原来的设备是法国传教士撤离时留下的,技术已经过时。 接手任务后,王守官只能没日没夜地工作,一边学习一边工作。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和同事改进了时间测量、授时和授时技术。 经过不懈努力和拼搏,成功提高了时间信号播报精度,满足大地测绘等应用部门的需求。 当时引进的光电天文仪和超像差棱镜等高度计技术,对我国后来发展的光电高度计也起到了主导作用。
1956年,国家决定在西北地区再建授时基地。 王守观(左二)赴兰州郊区选址时合影。
上海徐家汇天文台
“没有人做过广播,每个人都是从零开始。”
20世纪50年代,射电天文学还是一门新兴学科。 1958年,利用中苏联合观测海南岛日环食的契机,中国科学院决定建立自己的射电天文研究组。 王守观奉命在北京组建团队,执行该计划。 王守观带领团队在北京天文台启动了适合我国发展的射电天文项目研究,并负责成功研制了多种射电天文设备。
1984年,王守观等人完成了密云米波综合孔径的建设。 其功能和学术贡献在国际同类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太阳射电方面,王守观等人利用现有的小型厘米波设备,提出并研制了太阳厘米波爆发的毫秒级快速记录设施,在实际测量和理论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
“LAMOST是天文学界‘积极协商’的结果,是理论与实测、科技人才合作的结果”
20世纪80年代末,王守观和苏定强共同提出了“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研究项目,力争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 LAMOST项目旨在解决天文望远镜设计中大口径与大视场之间的矛盾。 这是世界上一百多年来都没有解决的问题。 中国政府将其列为“九五”期间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LAMOST项目于2009年6月通过国家验收,2010年4月命名为“郭守敬望远镜”,2012年9月启动正式巡天。它是我国自主创新、世界上最大的宽视场望远镜,大孔径和最高的光谱采集率。
王守观手绘LAMOST结构及光路图
LAMOST望远镜
“我希望发现更多‘科学苗’,并能够‘追踪、支持’”
王守观不仅是一位天文学家,也是一位著名的科普教育专家。 从古至今,他都致力于培养我国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实践探索。
1998年,王守观发起并联合钱学森、周光召等60多位中科院院士、科技专家发起成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旨在引导青少年科学家与年轻人的“大手牵手”,走在科技之路上。 通往科学殿堂的道路,就是早发现,着力培养大展身手的“科学苗子”。
1999年6月12日,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成立大会在北京四中召开。 王守关院士致辞;
王守官与俱乐部学生成员交流
“为明天的优秀科学家创造机会”是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科研实践”活动的宗旨。 按照王守观的设计,“科研实践”活动的形式是组织对科学感兴趣的优秀高中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到优秀科研小组进行持续的“科研实践”。平均一年。 其核心理念是引导这群中学生走出校门,在科学社会中“以科学交朋友”。 此外,还有野外科学考察、著名科学专家讲座、科研实践评述以及各种不定期的学术交流。
面对时代发展,王守观进一步推进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科研实践”活动,进行了以下三项探索:
一是2002年设立“科研实践评价”环节;
二是2006年开展“校园科普”活动;
三是提出“精耕细作”的思路。
在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往届学员心中,王守关是他们需要开拓视野、寻求方向时得到指引、受到良师益友影响的“科学之星”。及时,也因为他们年轻时打下的科学基础。 而且好处将持续一生。
结论
王守关院士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
北京市教委原副主任罗杰曾盛赞王守观:“浩瀚的太空中,有一颗明亮的星,那就是王守观的星。仰望星空,我们的心向往。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深深感激你们为青年创新人才培养做出的贡献;我们爱你们,因为你们对中国天文学的巨大贡献;我们感恩你们,因为你们多年来积极倡导、树立榜样,倾注了全部心血。你们为培养青少年所做的努力;我们尊重你们,因为他的学术精神、奉献精神和深厚的人文修养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树立了光辉榜样。”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