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学院师生代表团赴香港进行学术交流
2011年10月17日至22日,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师生19人赴香港进行为期6天的短期访问和学术交流。 代表团的行程从香港天文台开始。 香港天文台于1883年落成,是亚洲最早、最先进的城市气象台之一。 香港天文台实际上是香港气象台。 名称上的差异是由于英文天文台翻译的差异所致。 在此,天文台科学主任林学贤博士讲解了天文台的历史,带领师生参观了传统预报中使用的悬挂式风气球,向公众通报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并让师生了解了天文台的历史。紧密联系天气预报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 过程中,我也走进工作室体验了当天气预报员的感觉。 下午的参观中,师生们不仅看到了天气预报行业的快速发展,还将书本上学到的大气综合探测知识和天气预报生产实习技术与实践相结合,真正体会到作为一名大气人,个人以参与现代天气预报产业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天,师生们参观了大学之旅的第一站——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位于香港岛西部,群山环抱,是一所融合丰富文化底蕴和先进教学理念的研究型大学。 短短一天的时间,香港大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因为这里繁忙都市的生活气息,又不至于过于拥挤和紧张,不仅因为这里民主、开放、言论自由的氛围,还因为这里的生活氛围。还因为民主、开放、言论自由的氛围。 也受到了这里对待科学研究和学习的态度的启发。 在当天下午的讲座中,主讲人李玉国教授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自己对学术问题的疑虑,并虚心向在场的南京师生征求意见。 教授们之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辩论,学生们也没有因为学术水平有限而放弃思考和发言。 虽然最终没有达成一致的答案,但港大教授严谨的治学和勇于“知己知彼”的学术品质依然让在场的每一位学生都表达了由衷的敬佩,也让大家看到了一位优秀的科研人员。工作者具有认真求实的治学态度。
香港大学之行的第二站是香港科技大学。 环境优美、波涛汹涌的香港科技大学,也向人们展示了香港独特的学术风采。 在这里,师生们参观了监测大气环境的超级监测站(SUPERSITE)。 虽然监测站里的仪器对于本科生来说非常陌生,但大家还是热情地向教授们提出各种问题。 午餐讨论会上,南大和科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齐聚一堂,互相介绍母校的历史、现状和各种有趣的话题。 科大学生的美味佳肴和热情,让师生们感受到了这所大学的温暖和亲切。 下午,两位研究大气化学模拟的教授Alexis Lau和Jimmy Fung做了报告。 两位教授以聊天的形式介绍了自己所研究的学科,并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在规划进入某个研究领域、开始学术生涯之前,学生应该认真思考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它。 两位教授表示,论文数量不应成为衡量一个科学工作者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上安逸快乐,即使最后没有多少“高水平”的论文,与那些从来不喜欢自己职业的人相比,仍然会取得成功。 反观中国大陆,在传统教育体系中长大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高中到大学接受的是功利性教育。 看来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成功和名誉。 大学中讨论的主题通常仅限于论文、期刊和作者。 看来学习和科研的目的变成了论文、作者顺序和影响因子。 这次讲座让大家看到了不一样的学术世界,看到了学者最真实的东西。 它还让学生开始思考自己的研究生涯。
在大学之旅的最后一站香港理工大学,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文化氛围。 下午,同学们体验了港式大学课程。 从详细讲解上来说,这里讲解的知识与南京大学优秀老师的讲授相当,内容也不比我们同年级的课程难。 但最大的困难来自于语言——由于香港特殊的语言背景,本地大学的所有课程均以英语授课,这对于往往缺乏英语应用能力的内地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课后,南大学生还与香港理工大学的同学进行了交流活动。 结构与环境工程系的三位教授也参加了交流,并介绍了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生课程。 其中一位教授还特地带来了香港最有名的大昌蛋挞。 同学们吃得很开心,现场的气氛顿时变得欢乐起来。
10月22日,为期六天的香港之旅在兴奋与不舍中结束。 在这颗美丽的东方之珠,学生们看到了与内地略有不同的学术氛围——以学生为主导,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淡泊名利。 或许,这就是“大学”二字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 学生培养体系中的这种人文氛围是一种思想深度和道德风范,是光靠课本所无法带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包括南京大学在内的许多内地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前景光明,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气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