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研究动态.doc
NASA证实水星两极存在冰区(图片取自NASA) 水星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最小的行星,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尽管它沉浸在太阳的炽热光芒中,微小的水星可能仍然有很多冰。 二十年前,科学家通过地面基站的雷达回波观测发现,水星两极存在小面积的高反射区域,这也意味着水星上可能存在冰。 美国宇航局发射的信使号飞船自今年3月进入水星轨道以来已经发回了一系列观测数据。 观测数据显示,高亮度雷达回波区域与水星极区的陨石坑表面重合。 对于强烈的太阳辐射,这些深坑无法被照亮。 最近,欧洲行星科学会议和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分会的联席会议上发布了水星南极地区的彩色照片。 照片中的黑点是存在冰的区域。 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的 MESSENGER 探测器探测器仪器专家南希·查博特 (Nancy Chabot) 声称,“水星南极 200 公里范围内大约有完整的五分之一的区域是永久的阴影区域,与水星南极的阴影区域一致”。 ”(邱建杰编译,来源SKY&TELESCOPE)ESO证实卢腾西亚小行星是早期太阳系的剩余物质。最新观测数据表明,卢腾西亚小行星是原始原料遗留下来的碎片。形成了地球、金星和水星。
通过整合欧空局、欧洲南方天文台和美国宇航局的观测数据,并利用宽带光谱分析研究其物质成分,天文学家发现卢腾石小行星的性质与地球上发现的顽火辉石非常相似。 顽辉石被认为是在早期太阳系的中心区域形成的,当时地球、金星和水星等岩石行星正在形成。 这也意味着卢腾西亚小行星最初并不位于火星和土星之间的主带的当前位置,而是位于靠近太阳的位置。 天文学家估计,位于主带的行星中只有不到2%是在地球带区域形成的。 对于太阳系中央带的天体来说,大部分在形成后的几百万年里会不断合并成正在形成的年轻行星。 只有直径大于100公里的行星才有可能远离太阳。 安全轨道。 这也为之前的观测结论“卢腾西亚小行星不足主行星带稀有行星的1%”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欧空局发布了卢腾西亚小行星VIRTIS探测数据的分析结果。 卢腾西亚正在崩溃(图片取自ESA网站)。 表面覆盖着灰尘碎片(图片取自ESA网站)。 卢腾星的极地投影(图片取自ESA网站) 欧洲对欧洲航天局(ESA)发布的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成像光谱仪(VIRTIS)探测数据的最新分析表明,卢腾星可观测区域的物质成分卢腾西亚小行星非常均匀。
一个同样大小的天体,经历了这么多不同年代的陨石撞击,却没有在其表面留下任何物质变化的痕迹,目前是无法解释的。 天文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卢腾西亚小行星可能是已观测到的一万多颗小行星中的第一颗。 它形成于46亿年前。 它自太阳系早期就形成并完整保存。 坠落小行星。 2010年7月10日,欧空局罗塞塔探测器以每秒15公里的相对速度飞过小行星时,最近距离仅为3162公里。 探测器通过自带的多波段相机和光度计、磁场和等离子体实验设备、尘埃探测器、无线电科学实验设备等对其进行观察,发现其表面覆盖着至少600米的尘埃碎片。 形状非常接近月球。 ,质量约为1700万亿吨。 这个值非常接近月球的密度。 密度如此之高,以至于探测器经过它后轨道发生了偏离。 高密度也是它能够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 (邱建杰编译,来源ESANationalNews)射电望远镜ALMA投入使用 ALMA(图片取自ALMA网站) ALMA拍摄的第一张照片(图片取自ALMA网站) NGC4038/4039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阵列(Atacama Large的缩写)毫米/亚毫米阵列ALMA)是一个大型射电望远镜阵列,建在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
该阵列由66个高精度天线组成。 它是与欧洲、北美、东亚和智利合作完成的,耗资超过10亿美元。 该望远镜是当今世界上最复杂的陆地天文台。 其工作频段为毫米波和亚毫米波频段,现已对外开放。 ALMA对于研究宇宙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欧洲南方天文台发布阋神星最新观测结果(图片取自ESO网站)10月26日,欧洲南方天文台发布阋神星最新观测数据,表明阋神星确实是冥王星的孪生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