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 科研进展
  • 2024年06月17日
  •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LTO实验室学术报告(2020-17): 天文卫星:科学与工程的完美融合 天文卫星:科学与工程的天作之合 崔伟,清华大学。 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通过李政道先生主导的CUSPEA项目考试赴美留学。 1994年,获得博士学位。 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物理系。 研究生工作主要围绕微量热仪X射线光谱仪的研发及其在空间天文学中的应用展开。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LTO实验室学术报告(2020-17):

天文卫星:科学与工程的完美融合

天文卫星:科学与工程的天作之合

崔伟,清华大学。 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通过李政道先生主导的CUSPEA项目考试赴美留学。 1994年,获得博士学位。 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物理系。 研究生工作主要围绕微量热仪X射线光谱仪的研发及其在空间天文学中的应用展开。 毕业后在麻省理工学院空间研究中心(Center for Space Research,现为卡夫里天体物理与空间研究研究所)工作,参与了罗西X射线授时探测器卫星的建造、测试和运行,并利用卫星提供的数据对黑洞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2000年加入普渡大学物理系(现物理与天文学系),从事高能天体物理和天体粒子物理研究工作。 2011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和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首席科学家。 热宇宙重子勘测者 (HUBS) 科学卫星项目。 2018年开始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天体物理中心任教,并建立低温探测器实验室研发超导X射线微量热仪,为推进HUBS项目奠定了基础。 HUBS将是由中国主导的国际大型科学空间项目。 其核心科学目标是测量星系周围和星系间热气体的分布及其物理化学性质,从而解决宇宙大尺度结构形成与演化前沿研究领域的瓶颈。 问题的解决,切实推动学科发展。

报告简介:

随着国家对太空探索支持力度的加大,空间科学领域得到快速发展。 天文学是研究天体和宇宙自然规律的学科,得益于高精度、高灵敏度观测方法和技术的应用。 虽然传统天文学基于地面观测,但宇宙中极端现象产生的X射线或伽马射线无法穿透大气层,因此必须使用卫星平台进行观测。 报告将简要介绍国际天文卫星领域的发展情况,结合个人经验和实际例子阐述天文卫星研发的特殊性和需要遵循的规则,并分享一些对天文卫星研发的看法。

随着中国加大对太空探索的投入,我国空间科学领域发展迅速。 天文学是一门科学学科,致力于了解宇宙和支配宇宙的自然法则,从而受益于实现高精度和高灵敏度观测的手段和技术。 传统天文学虽然有地面观测基础,但源自宇宙极端现象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无法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只能通过天基观测站探测到。 本次演讲将简要介绍国际天文卫星的发展情况,并结合实际例子,重点介绍天文卫星发展中的特殊考虑。

主持人:唐丹玲研究员

报告形式为线下报告,会议时间:2020年8月17日(周一)下午15:30; 会议地点:1号楼608会议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