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测器精密定轨重力场及自转研究

  • 科研进展
  • 2024年06月17日
  • 报告标题:火星探测器精密定轨、重力场及自转研究 演讲嘉宾:颜建国教授(武汉大学) 报到时间:2019年3月28日15:00 报到地点:天文楼212报告厅 演讲嘉宾:严建国教授(武汉大学,侯喜云邀请) 题目:火星探测器精密定轨、重力场及自转研究 时间:3月28日下午3点 地点:天文楼212报告厅 摘要:火星探测任务是我国继嫦娥系列任务之后的又一项重要的深空探测任务。 此次任务,我国将一次性完成“绕

火星探测器精密定轨重力场及自转研究

报告标题:火星探测器精密定轨、重力场及自转研究

演讲嘉宾:颜建国教授(武汉大学)

报到时间:2019年3月28日15:00

报到地点:天文楼212报告厅

演讲嘉宾:严建国教授(武汉大学,侯喜云邀请)

题目:火星探测器精密定轨、重力场及自转研究

时间:3月28日下午3点

地点:天文楼212报告厅

摘要:火星探测任务是我国继嫦娥系列任务之后的又一项重要的深空探测任务。 此次任务,我国将一次性完成“绕、落、巡”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轨道器、着陆器和火星漫游器将同时工作。 在火星探测工程任务和科学目标的实施中,精密定轨是重要环节。 基于此考虑,报告首先介绍了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火星探测器精密定轨软件的结构、功能和精度,并利用GEODYN软件和欧洲航天局火星探测任务MEX的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软件的性能。 结合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的多目标特点,仿真分析了轨道器和着陆器共束测量对改善火星重力场和洛夫数的贡献。 最后,结合着陆器和漫游车的无线电测量,分析了着陆器距离测量、着陆器速度测量、着陆器和漫游器之间的共波束测量等不同测量模式对改善火星自转参数的影响。

主讲人简介:严建国,男,1980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杰出青年。 2001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测绘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 在他攻读博士学位期间。 2003年3月至8月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实习,参与空间导航定位工作。 2005年7月至2007年3月参加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联合博士生培养。 2006年5月至7月赴日本国家天文台参与日本探月计划SELENE及月球重力场相关预研究工作。 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在上海天文台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以访问学者身份赴日本国家天文台开展项目合作。 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以访问学者身份赴奥地利科学院空间科学研究所开展研究。 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以客座教授身份在日本国家天文台参与月球探测研究工作。 博士论文《月球重力场与月球卫星精密定轨研究》被提名为2008年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和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入职以来,研究重点为行星探测器精密定轨、行星重力场计算、行星内部结构研究。 参与我国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的VLBI定轨,利用嫦娥一号跟踪数据,综合国内外探测数据,求解了我国首个月球重力场模型,获得显着改进的低订购条款。 月球重力场模型。 参与我国首个火星探测计划“萤火一号”,负责制定火星探测器精密定轨相关的时间和坐标系标准。 目前,已率先开发出适用于月球、火星、小行星探测器精密定轨和动态参数计算的自主高精度综合软件平台。 同时,该团队正在运营和维护国内高校系统首个13米无线电天线系统。 该系统具有接收和处理信号的能力,用于月球、火星等探测器的轨道跟踪,并具有VLBI测量能力。

迄今为止,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并在Nature Geoscience、Scientific Report、Icaru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Planetary and 等国内外主流刊物发表论文。空间科学、中国科学报、地球物理学报等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近60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