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文学家新发现挑战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不变的经典理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

  • 科研动态
  • 2024年12月01日
  • 北京时间2023年1月19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刘超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了一项重大发现。这一研究利用了我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超大光谱数据样本和欧洲空间局盖亚(Gaia)卫星的数据,挑战了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不变的经典理论,并刷新了人类对这一基本概念的认知。该理论将对天体物理学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广大的宇宙中,无时无刻不在诞生着新的恒星。在同一恒星形成区

我国天文学家新发现挑战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不变的经典理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

北京时间2023年1月19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刘超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了一项重大发现。这一研究利用了我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超大光谱数据样本和欧洲空间局盖亚(Gaia)卫星的数据,挑战了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不变的经典理论,并刷新了人类对这一基本概念的认知。该理论将对天体物理学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广大的宇宙中,无时无刻不在诞生着新的恒星。在同一恒星形成区,会有许多不同质量的新生恒星被形成。这些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对于理解很多关键的问题至关重要。

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这个规律是普适不变的。但近年来,有些迹象显示,这可能不是真的。现在,我们通过观测到的直接证据,可以看到这个规律实际上是随着金属元素含量和年龄而变化。

我们使用LAMOST的大样本光谱数据,以及Gaia卫星提供的地理位置信息,首次通过一个非常直观且模型依赖性小的手段来确定每颗恒星的大致质量。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精确、几乎没有模型假设干扰的情况下可以获取关于这个规律如何变化的地方性的信息。

我们的发现支持了一种新观点,即与银河系中的其他地方相比,在更早期阶段,小型恒星似乎占据了较高比例。此外,我们还发现,在金属丰度较高的地方,小型恒星也变得更加常见。

这项突破性的研究结果将对天体物理学中的许多领域产生影响,无论是在测量暗物质或重子物质、构建化学演化史、探讨双重系统还是寻找太阳系外行 planet,它都需要重新评估现有的理论框架。这就像是一把环境改变时需要换掉的尺子,用同一把尺子丈量不同的地区是不准确的。而且,这样的复杂变化要求我们对于理解整个宇宙历史所需建立更多灵活性和复杂性的理论框架。

猜你喜欢